灭火消疮止疼痛 调理身心防复发
治口疮得两手抓
编者按:在炎热的夏季,人体的阳气随之达到一年的“高峰期”,越来越多的人被口疮、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困扰。本期,我们邀请中医专家为应对口疮支招。
脏腑之火引发口疮
生活节奏快、精力压力大,再加上饮食味重油腻又缺乏运动,使得现代人“上火”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人们时不时就会脸上起痘,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别看不算大病,可这把“火”在身材里烧着,还真挺难受。那么,这些火是从哪儿来的呢?
“在中医看来,‘诸痛疮疡,皆属于火’,五脏都可能‘生火’。”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介绍,这些火热性质的症状常会沿着经络上行,表现在头面部、口腔、咽喉等部位,各脏腑的火还各有特点,下列五种最常见。
眼睛红多是肝火。肝火产生的原因重要在情志。肝火旺的人常表现出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压不住火、老想赌气。此外,外感火热之邪,也容易上肝火。比如在夏天人们常受到暑热侵犯。
心火上炎生口疮。“心开窍于舌”,心火旺就会循经上炎,表现为口舌生疮。而导致心火旺的原因,一方面,忧愁思虑、激烈的情感刺激会引发心火;另一方面,气象炎热和辛热食物,如辣椒、芥末、花椒等吃得太多,容易上心火。还有不当进补鹿茸、人参等温热之品,都会导致心火上炎。断定心火旺的重要标记是口舌生疮,同时常伴有心烦、失眠、口渴、舌尖发红、舌苔黄等。
胃火导致牙龈肿痛。胃火属于脏腑之火中唯一的腑火,牙龈肿痛是胃火上炎的表现。胃火重要由三个原因导致:一是肝火犯胃,由情感引起的火容易造成肝胃不和,所以很多人一赌气就胃疼;二是热邪犯胃,热得过度称为“邪”,这种上火在夏天,尤其是桑拿天更容易犯;三是吃得过于辛辣肥腻,像羊肉、狗肉等吃多了就会产生湿热。
肺火多发咽喉肿痛。上了肺火后,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咳嗽,而且声音响亮。实火的人往往气喘,呼吸声很粗,吐痰又稠又黄;虚火的人痰比较少,但痰中可能带血丝,而且声音嘶哑,人也会越来越瘦且伴盗汗。
肾火都是虚火。肾火一般都是由肾阴虚引起的,所以没有实火,全部为虚火。虚火上炎可以表现出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脱发、咽干口燥。▲
自制茶饮消暑降火
常发口疮的人还可以自制一些中药茶饮,在炎热的气象里,适当饮用可以有效预防口疮的产生。
莲心栀子甘草茶:取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频饮,每天1剂,可连服3天。莲子心性寒味苦能清心火、除烦热;栀子既轻清上行又苦寒泄降,能清三焦之火;甘草不但清热解毒还能缓急止痛。这例药茶具有清心泻火的功效,常用于因心火上炎导致的口疮。
鲜藕萝卜饮:取生萝卜数个,鲜藕500克。将二者捣烂绞取汁液,将汁液含漱,每天数次,连用3日。莲藕清热解暑,白萝卜清热生津,合用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夏季饮用能清解暑热,实用于起口疮时伴有口干口渴、心烦身热的人。
生地青梅饮:取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这例药茶具有养阴生津,降火敛疮的功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