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翔釜山亚运夺冠举国旗庆祝(资料图)
腾讯体育讯(记者 王正根) 往事不如烟!2002釜山亚运会,年仅19岁的刘翔初试锋芒,一举打破亚运会纪录,由此踏上自己在110米栏项目上的巅峰路程;带着12秒88的世界纪录,刘翔来到多哈,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亚运之旅,翔飞人没有令人失望,以13秒15再次打破纪录卫冕成功。
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是飞人刘翔的第三次亚运之旅。他表示对于本届亚运会,就是全力以赴夺冠,完成亚运三连冠的目标。上海闵行区的莘庄训练基地内,刘翔的青春随着汗水在飞扬。重返巅峰,从广州亚运征程开始,这是他的诺言。
美好的回忆,是促使自己前进的一种动力!在飞人登上前往广州的航班之前,让我们来听听刘翔讲述他的前两次亚运的记忆。
刘翔亚运记忆之2002釜山篇章——韩国泡面
2002年釜山亚运会,是刘翔的第一次亚运之旅。或许是时隔八年,对于那届亚运会上的点点滴滴,刘翔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人以食为天,关于吃的方面,刘翔还算印象深刻,只不过,并非是美好的回忆。
2002年釜山亚运会期间,刘翔和史冬鹏住一个房间,那时刘翔19岁,史冬鹏18岁。或许是因为年轻气盛,两个人暗地较劲,谁都想争取到中国田径110米栏的头把交椅。“有竞争才有动力嘛,尽管我们是竞争对手,大史(冬鹏)也很想打败我,但我们之间是良性竞争,包括那之前,我们也有几次一起出国比赛的经历,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刘翔回忆道,在釜山亚运会之前,他已经在2001年的九运会冠军、东亚运动会冠军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包括在2002年以13秒12打破了保持24年的世界青年纪录,“这些成绩,在我们田径界,可能反响比较大。但大家都知道,那时,中国田径中的短跨项目是世界田坛几乎没什么地位,因此媒体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报道,可以说,我们那时还是默默无闻的,受关注度很低……”
饱受成名之累的刘翔,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很兴奋地表示:“那时候,我和大史在遵守代表团纪律的前提下,可以随便出去逛,没人打扰我们……”
“逛什么呢?”
“觅食啊,哈哈。”刘翔说:“在釜山亚运村里,都没什么东西吃的,反正当时我和大史都感觉吃不饱,我反正记得,那时候好像吃的都是辛拉面、泡面这种东西,吃得都腻歪了……”正因为此,刘翔和史冬鹏有时候会结伴出行,外出就餐。“本以为在亚运村外,可以大快朵颐一番,慰劳一下被韩国泡面、泡菜折磨的肠胃,但实际上,我们当时在外面也没吃到什么好东西,外面的食物跟亚运村里的也差不多……当时,那个痛苦啊!”
尽管刘翔在2002年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亚运会金牌,这也算是他跨栏生涯中第一个有份量的冠军,由此开始了一段辉煌的职业生涯,夺冠自然欣喜,但除此之外,韩国釜山给刘翔
留下的印象,让他现在回忆起来,依旧心有余悸,“韩国釜山条件不灵,都吃不饱了,还能说什么呢……”
刘翔亚运记忆之2002釜山篇章——初试锋芒
随着2001拿到九运会等一系列国内、外比赛冠军,刘翔慢慢取代亚洲栏王也是他师兄陈雁浩的地位,被逐渐被推到了中国田径的一线舞台。正是在这样一种实力背景之下,刘翔成为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运动员中的一员。
“当时的心情,肯定是兴奋和激动的,但同时也觉得是顺其自然的……”回想起当初代表中国队出征亚运会时,刘翔淡定地表示。“2001年4月,在全国田径大奖赛宁波站比赛中,我完成了对陈雁浩的第一次超越。我以13秒45夺冠,比他快了0.02秒……”这次历史性的超越,让刘翔不敢相信。但在师傅孙海平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他还说:“刘翔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要刘翔一旦战胜过对手,那么就将一直战胜对手,对手基本上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2001年5月6日,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海站的比赛中,刘翔以13秒32超过陈雁浩的13秒37,快了0.05秒……两次超越,让刘翔真正完成了对师兄的心理超越。而后的九运会上,刘翔再次顺利击败陈雁浩,夺得全运会冠军。在那之后,陈雁浩退出历史舞台,而刘翔被中国田径队推向了一线舞台。
“心里紧张吗?出征亚运会。”
“还行。大家也都知道,在亚洲,中国110米栏选手是无敌的。”刘翔说:“当时师傅也跟我说,只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那么亚运会的金牌肯定是我的。”
“那你自己认为对这枚亚运金牌势在必得吗?”
“不不不,我在赛前从没想过拿冠军,我也不会去想,想多了,反而不好,我更多想的是如何把水平发挥出来,把比赛比好就行了。”刘翔说,这是他当初的真实想法。
2002年10月9日,釜山亚运会110米栏决赛场上,刘翔以13秒27夺得亚运会冠军,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第一枚田径金牌,同时也打破了亚运会纪录。“我记得,当时我把对手远远甩在了后面,或许这也印证了赛前师傅对我说的话。”刘翔表示:“反正感觉当时挺轻松的,因为没有竞争对手,跑到后面我可能还没有全力冲刺……”基于此,刘翔的这次亚运会上的初试锋芒,让他真正感觉到了自己还有潜力可挖,还可以跑得更快。
刘翔亚运记忆之2002釜山篇章——大史打栏
2002年釜山亚运会110米栏决赛场上,除了刘翔憋着一股劲之外,还有一人同样很想证明自己,他就是史冬鹏。用刘翔的话来说,当时史冬鹏做梦都想着击败刘翔。
史冬鹏比刘翔小一岁,在2002年亚运会之前,他的成绩也一直很好,上升势头非常迅速……在史冬鹏那颗躁动的心脏中,充满了挑战和战胜刘翔的欲望和激情。“是的,我们当时住一个房间,我很了解大史(冬鹏)想战胜我的那种强烈想法。”刘翔回忆道,“老实说,大史的实力挺强的,我当时唯一的对手也就是他。”
但事实是,釜山亚运会上,史冬鹏摔了个“大跟头”,他在栏间跑是脚打到了栏了,差点摔倒,从而影响到了后面冲刺,因此最终只拿到了第四名,无缘奖牌。“大史,是想跟我拼,跟着我的节奏跑,反而乱了自己的节奏,节奏一乱嘛,打栏就很正常了。”刘翔说:“按照大史当时的实力,他原本可以铁定拿到第二名的。那我俩就可以为中国队包揽冠、亚军的,有点可惜啊!”刘翔还说,在那次夺冠后,他和亚军、季军还被邀请去按掌印作为釜山亚运会的留念,“我的第一个掌印,没有大史的陪伴,应该很孤单吧,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啊。”
在那次赛后,史冬鹏的教练在分析原因时,也表示是他太想战胜刘翔了,跟着刘翔的节奏跑,而放弃了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导致只落得第四的排名。有了这次教训,史冬鹏在随后与刘翔的较量中,他的心态终于平和了,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跑。事实上,从2001年的九运会到2002年的亚运会,史冬鹏几次挑战刘翔失败,也终于让他认清现实,刘翔始终是他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刘翔亚运记忆之2006多哈篇章——午夜凶铃
相比首次在釜山的亚运之旅,2006年多哈亚运会无疑给刘翔留下了更美好的回忆。“很开心的一次亚运之旅,吃的好,住的好,成绩也不错……”刘翔表示,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午夜凶铃。
“那时,我还从来没去过多哈,但是也知道卡塔尔有石油,是一个很富有的国家……还听说,在那里实行的一夫多妻制。”刘翔说,这是他出征多哈亚运前之前对于卡塔尔的初步印象。“去了之后,发现真不错,至少在亚运村建得非常漂亮,房间也很好,据说那些房子在亚运会结束后,是用来卖的。吃的方面,也很好,比韩国釜山好太多了。”刘翔回忆道:“多哈给人感觉还真不错。”
“我记得那次,我们中国运动员都住在同一个楼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跟一些平常不怎么碰面的运动员,也成为了朋友,还蛮开心的。”刘翔说,那时很多人经常会相互串门,“关系都挺好的,有些时候,大家还一起打打扑克牌,一起打发无聊的时间……”
不过,开心的氛围被“午夜凶铃”破坏了。“具体哪一天不记得了,我只记得一天晚上很晚了,大概都凌晨1点多快2点了吧,我被房间顶上的铃声吵醒……非常奇怪。”刘翔说,于是他和室友赶紧起床,打开房门一看,楼道里已经有很多运动员站了出来了,“我们那幢楼每个房间的铃声都响了。”
“这是什么原因?”
“呵呵,我也是后面才知道的。据说是因为某个房间里有人抽烟,可能没有开窗,导致房间里烟雾太大,烟雾探测器报警……但我真没搞明白,怎么连其他房间的报警器也响起来了?”刘翔回忆道,这件事情当时在中国代表团里影响很大,“后续怎么样了,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后面几天,大家就没那么放肆了,笑声少了不少。”
刘翔亚运记忆之2006多哈篇章——再破纪录
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刘翔以13秒27打破110米栏亚运会纪录。四年之后的2006年多哈亚运会赛场上,刘翔再次以13秒15打破自己创造的亚运会纪录。“那时,我承认,我去只是走个形式,金牌肯定是我的……”刘翔回想起当初,他说这就是他的想法。
相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2006年,同样是刘翔跨栏生涯中很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2006年7月12日,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上,他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那年的感觉真的很好啊,我甚至可以告诉你,那时我都不觉得12秒88是我的极限,可能在训练中,我跑出了比这个更好的成绩。”刘翔说,那时的他,浑身充满了力量,也没有任何伤病,跑起来非常轻松。
相比2002年釜山亚运会的初出茅庐、初试锋芒,在经过雅典奥运会以及一系列国际大赛的锤炼后,刘翔的实力、心态和经验等方面已经强大到令人害怕。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对于刘翔来说,多哈亚运会拿金牌只是例行公事罢了。
“其实,不管什么比赛,我在赛前的心态都很放松,多哈亚运会更是如此吧。”刘翔表示:“我当时也知道,我去参加亚运会110米栏,拿冠军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我记得,当时对媒体还是说,好好比就可以了,不要太多去想冠军的事情。我记得,很多人希望我再破纪录……”
“哈哈,纪录是破了,只不过是亚运会纪录,13秒15,帮助我打破了自己在02年创造的13秒27的亚运会纪录。”刘翔笑着表示,“在亚运会这种类型的赛事上,因为对手不是很强,没有强劲对手的竞争,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王正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