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跟人耍心眼,这算是新版《三国》的一大“突破”,但这样的争议化处理并不见得能给剧情本身加分。
扮演刘备的于和伟却收获了不少好评。不少评论认为,他把刘备性格上的各种抵触点和人性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板砖:关羽
新《三国》中挨板砖最多的角色,非关羽莫属,“武圣”被浪费到了网友不忍观之的地步,“除了保存传统的美髯和绿帽子造型,你几乎感到不到,这人是关羽。记忆中那个闯五关、淹七军、温酒斩华雄、月下读春秋的关羽,那些本该大放异彩的桥段,被剪辑成了超级鸡肋;骄矜、任性、笨拙、造作——以致最后大意失荆州一节,让人感到逝世有余辜。”
从角色扮演上说,于荣光的演绎同样得不到好评,有人说他模仿老版《三国演义》,每次出场都努力眯着本来就不大的眼睛,也有人说他的表演舞台痕迹太重。
剧情之最
最不解:情节删减太突兀
从桃园三结义变成十秒闪回开端,新《三国》对剧情、人物的改编引起的争议就没断过:十常侍乱政被省略;孙策立业只表现了向袁术借兵这节,小霸王东挡西杀一路打下江东基业的壮举省略了;曹操大败的“宛城之战”没了;“庞统献连环”这个脍炙人口的段子没了。此外,老版就诸葛亮平定南方给了三集,新版里片言带过。
修正最大的是结尾,老版中司马懿上位到三分归晋还有吴宫干戈、兵困铁笼山、等六集戏份,新版最后一集是司马懿夺曹爽兵权,司马懿逝世后则以一句画外音交代蜀吴亡十多年的过程,新《三国》至此全剧终。对此,持批评态度的网友认为这是对《三国演义》原著的不尊重,也有爱好这种修正的网友认为“反正诸葛亮逝世之后就没什么值得追看的处所,就这样完了也挺好”。
最离奇:蜀吴内乱凭空添
新《三国》的开头还算得上是一部关于三国的电视剧,但在到中段尤其是赤壁之战之后,全部电视剧给人的感到仿佛已不是在讲述汹涌澎湃的三国故事,而是在探讨办公室政治。因为根据编剧的设计,本来内部基础上都是铁板一块的蜀国和吴国,居然都呈现了内乱。君臣相疑,亲戚反目,诸葛亮和周瑜各自面对的已不仅是一个主上,而是许多复杂的潜流。
新版中,刘备到江东娶亲,关羽和张飞竟在后院造诸葛亮的反,几乎引发兵变。而在周瑜那头,孙权一直猜忌他,鲁肃也不是那个忠诚长者了。网友认为这个修正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最爆笑:台词人物齐穿越
新《三国》播出过程中,不少观众都笑称从中看到很多“穿越”痕迹,其中,台词穿越最常见。比如,会盟时,公孙瓒对曹操说:“正可谓是天下何人不识君啊!”这是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别董大》中的诗句。而刘备去参加会盟时也念了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后,吕布又“引用”了宋朝欧阳修的诗句:“酒逢知己千杯少。”
此外,新《三国》中有几位演员被仔细网友发明在剧中不同国家间穿越,他们是如今很火的“龙套帝”和“龙套妹”。其中,“龙套帝”出演了18个角色,“龙套妹”至少出演了3个角色。
镜头穿帮是《三国》的另一“笑点”。曹操和陈宫坐在草地里说话,身后竟然呈现了一个饮料瓶子。对此,高希希的回应是:“网友看得很仔细。”
最出彩:
战斗场面够华丽
新《三国》中,战斗场面浓墨重彩。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战斗,以及其他七十多场中小型战斗如长坂坡之战、荆州之战等,拍摄的复杂、制作的精良,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其中,官渡大战最逼真、最具视觉冲击力。漫天箭雨、抛石车、钩镰枪、攻城车等轻重兵器一一亮相,最绝的是曹操还应用了新兵器——带刺的铁轱辘,用战马拉着飞奔,所到之处,压得袁军人仰马翻、血肉横飞。如此宏大的铁轱辘竟能在空中飘动,有些不可思议,但给人的视觉冲击力还是很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