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苏进
1953年生于江苏涟水。国家一级作家、著名编剧,现任江苏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南京军区创作室主任。
重要作品有《射天狼》、《接近于无穷透明》、《失望中出生》、《炮群》、《醉太平》等。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端涉足影视,成为职业编剧,先后创作了《鸦片战斗》(电影)、《康熙王朝》、《江山风雨情》、《郑和下西洋》、《朱元璋》、《我的兄弟叫顺溜》、《三国》。
敢于新编《三国》,朱苏进就不是胆怯的人,他不把《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看成一个固定的东西,而是当成一堆可以再发明的素材,大刀阔斧,添枝加叶,因为确信,“经典中有一大半还没有生长出来,经典召唤我们要生长。”
当你发明了一个东西,人们回应了你,包含恶搞的,只要是出色的我就感到很好。
演员如何表演,跟我有关系吗?创作完成后,我就是普通观众中的一员。
新《三国》里,诸葛亮有句台词说,“这百分之百是真的。”百分数都用上了,古装剧里除了戏说,敢穿越到这份儿上的不多。被棒喝的编剧朱苏进哈哈一笑,他不激辩,坦言台词遗憾不少。不过,接着话锋一转,本来他之遗憾不在“穿越”,而是嫌个性还不够足。“曹操看见张贴捉拿他和陈宫的悬赏告示时说,‘我的脑袋太贵,你的又太便宜’,我看的时候遗憾呀,怎么没再加上一句‘这两笔买卖都不划算。’这更像曹操说的话。”
朱苏进头发有些夹白,他不是爱好穿越的80后,却也绝非古旧的咬文嚼字派。老版《三国演义》的文言台词里搀杂着不少冷僻字,盯着字幕看观众也未必能全懂,而朱苏进设计新《三国》台词则是一种故意的“白”,意图在于贴近现代观众的懂得力,在他看来,“好的台词是不看屏幕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好的台词一句话就能把一个人定在那儿,不看他也知道是谁说的。”
改编经典必定要面对批评,最理直气壮的便是责备朱苏进摒弃了“尊刘贬曹”的传统道德观,笔墨浓重地表现诡计权术。昔日他写《康熙王朝》时,也曾面对类似批评,不过那时是被责备美化封建帝王,炫技帝王之术。上次,朱苏进的回应掷地有声,他反问:“从政治角度看,落叶显然要比帝王清白;从审美价值看,二者似应等量齐观?”这次,他再问:“你先说,权谋好不好看?三国里的三方都是好汉,我只写戏,谁的戏好看谁就是主角。人物大于‘是非’,戏剧高于‘道德’。”
敢于新编《三国》,朱苏进就不是胆怯的人,他不把《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看成一个固定的东西,而是当成一堆可以再发明的素材,大刀阔斧,添枝加叶,因为确信,“经典中有一大半还没有生长出来,经典召唤我们要生长。”老版《三国演义》中规中矩照搬了名著,新《三国》则赋予了每个好汉人物以丰富的个性和茂盛的生命力,一个95集长度的故事丝毫不显拖拉,观众追看得津津有味。
三国戏评
记者:自《三国》开播以来,争议不少,尤其网上,更是少不了一番恶搞调侃,您关注过吗?
朱苏进:是的,我看过。起初,当我发明有很多不信任和质疑后,赶快把制片方给我的前30集看完了,确信导演、演员的再发明高于我的期望,也建立了整体性的断定。瑕疵是不可避免的,漫长的电视剧就是一场马拉松,定格每一个动作怎么可能不失真?
记者:您怎么看这些评价,尤其是批评?
朱苏进:能戳穿我的不多。我对批评是有预期的,因为我们会侵犯到一些初恋的情怀,凡是出色的东西,都有抗拒改编的特征,热爱经典名著的人,也会抗拒改编。但比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因为我们虽然不可能颠覆经典,但必定会颠覆人们对经典的感受。至于网友的那些恶搞,我很爱好。当你发明了一个东西,人们回应了你,包含恶搞的,只要是出色的我就感到很好。比如,我看网上有人写,“朱苏进掏出自己一颗羞耻之心,董卓哈哈一笑”,这很出色呀,我认为狠毒不是本质,这种想象力和情怀很好,以及被激发出的再发明,我都爱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