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商报、新京报报道,20多年前,卓登将家藏的122件于右任书法手迹捐给了咸阳市政协。20多年后,这些书法作品去向不明。华商报记者经过大批调查获悉,上世纪90年代初,三原县有关方面曾以借展为名,“拿走”了5大箱经过装裱的书法作品。
5大箱于右任书法当时被“借去展出没有归还”
据华商报报道,“卓登先生当年确实捐出了122件于右任书法作品,这些物品后来装裱存满了5大箱。上世纪90年代初,5箱书法手迹被三原县有关方面借去到深圳展出。”当年负责这批书法手迹保管工作的赵素娥,向记者流露了引起广泛关注的于右任书法的去向。
提起1986年捐出122件于右任书法手迹的事,62岁的卓登出示了4张《卓登同志所捐字画简明登记(表)》原件,在最后一页的签字处,除了他以及第一届咸阳市政协主席刘长凯、副秘书长路桦等人的签字外,还有当时咸阳市政协行政科工作人员赵素娥的签字。今年62岁的赵素娥流露:捐出手续完成后,他们对书法进行了拍照、登记,然后送去装裱,裱后由她经办保管。
赵素娥记得,是1989年换届后的第二届咸阳市政协时代,有关领导和三原县一名县级领导“拿走了5大箱书法手迹”,说是“要到深圳去展出”,但当时没有归还。1992年,赵素娥调离原部门,就不明白后面的事情了。据她分析,卓登捐出的于右任书法手迹“可能还在三原”。
记者昨日调查得知,当时与咸阳市政协合作在深圳展览于右任书法手迹的三原方面经办人之一,是时任三原县委副县级顾问崔德志。他向记者表现,因事隔久远,展览事宜记不清了,让记者“拿当时的借据再来谈”。
追随于右任24年 积累数百幅书法真迹
卓登家门楣上并排悬挂着于右任和其父卓敬亭的照片,显示出卓家与于右任不同寻常的关系。
卓登说,其父卓敬亭跟于右任是咸阳老乡,两家村庄离得不远。于右任特别信任卓敬亭,当年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卓登现在还保存着于右任给卓敬亭签发的一份委任状,“兹派卓敬亭为本院办事员”。
卓敬亭追随于右任24年。平时,于右任写书法时,对有些不满意的作品,就让卓敬亭扔掉,但卓舍不得扔,而是保存起来。就这样,20多年下来,积攒了大批于右任书法真迹。
当年,卓敬亭在南京于公馆工作,将老母亲从泾阳接到南京。1944年,卓母在日军轰炸中惨逝世,这对他打击很大,于是告别于右任,回到泾阳老家。临别时,于右任赠送他一些书法,表达对卓敬亭的情感,还说,战乱时代,生活艰巨,要害时刻可以变卖书法,换口饭吃。
卓登说,当时很多村民都知道卓家有“宝贝”。每年农历六月六,父亲都将所藏的于右任书法拿出来晒太阳,随后再藏匿起来。卓登记忆中当时家里大约藏了大大小小600多幅于右任的书法。卓敬亭当年把一部分送给了当地的头面人物,而更大一部分,在“文革”期间被抄家抄走。但这些都不是“精品”。
捐赠人称收到恫吓短信 知情人称捐物展出后失踪
据新京报报道,陕西咸阳人卓登1986年向市政协捐赠120多件于右任书法作品,但赠物随即下落不明,卓登猜忌文物被私分。日前,卓登称收到了匿名恫吓短信。
18日,咸阳市政协主席李效民表现,因市委书记千军昌做出唆使,当日咸阳市公安局抽调了2名民警、市政协抽调2名工作人员组成专案组,调查此事。截至昨晚9时,捐赠人卓登称并无一人向其懂得和调查此事。
卓登称,此事经披露后,他收到了两条匿名短信,一条是“警惕你的头”、另一条称“卓兄,注意安全”。“我一点都不怕,笑着看完短信就删了,也没去报案。”卓登说。
18日下午,李效民称,专案组虽然成立,但随后就是周末,所以调查有待工作日开端。根据这一说法,调查今日有望展开。
有知情人士对调查表现不满,“咸阳市政协被投诉,哪有自己调查自己的,应由更高机构或纪委出面。”但18日,咸阳市委宣传部表现,目前纪委没有介入此案。记者再次接洽咸阳市政协主席李效民和秘书长田晓东,两人均未接电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