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与亲朋相处的日子会长长久久,有的是时间,所以不在乎错过一两次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不在乎每天有没有一个电话回家。却不知道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和脆弱,一纸诊断书,一次小小的事故,甚至没有任何征兆,或许从此就天涯永隔。
前几天,同事的儿子在一场事故中身亡。“我答应过要带你看世博园,我答应过要带你看世博园……”在血水横流的现场,听着同事啼血的哀恸,我突然有一种害怕。害怕于同事在今生今世里,还有没有勇气走进世博园,害怕于同事在以后的日子,还能不能承受世博园之重。
一直以为,无论是汶川,还是舟曲,历经的人们比我们不幸,也比我们幸运。不幸的是自那一刻,亲人不在,家园不在;幸运的是,在那个特有的环境里,放大的无奈让他们刻骨铭心,学会了珍惜。
承诺或许只是一双球鞋,一张世博园门票,也或许只是一个电话。很多的时候,兑现其实只需要我们想起,却因了一次次不珍惜,成了心中永远的疼痛,深深的遗憾……
或许是不喜欢,我们总是把工作当成了一种谋生的工具,而不是一份事业。就是在这种不喜欢里,我们习惯了工作能拖就拖,也乐意于工作能敷衍就敷衍。却不知正是在这种敷衍和拖延里,惰性慢慢养成,激情日渐磨灭。当岁月带走了一段时光,在不经意里的回首里,才痛心于自己一事无成,才捶胸捣足于自己原本可以干得更好,才明白于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其实早已有人用无法弥补的教训,写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自己也算是个纯文学青年。后来有了老婆,有了孩子,再后来学会了喝酒,习惯了坐在牌桌边度时。二十年后的今天,当自己有了重新提笔的欲望,才痛心于如果当初自己能够坚持,现在从笔端里流出的这些稚嫩而粗糙的东东,或许早已是另一种意境——一种今生或许再也无力企及的意境。
在一个网友的标签里,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生命得以重生,你将怎样安排自己的人生?在天马行空的思想里,或许可以有千万个设想。但再完美的设想终究只是设想,生活里也永远没有如果。在单程的人生里,并不宽容的上帝,只给了我们一次机会。无论能否把握,无论怎样把握,错过了就错过了,你永远无法回到昨天,获得一个可以重新修正的机会。上苍在交由你主宰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早已设定了程序的无可更改。别人不能,你也不能。
活到一定的年龄,你就会明白,重头再来真的不过是欺世之言。它最多不过只是临死前的一罐氧气,或许可以支撑你继续活着,却无力治愈你欠帐的疼痛。
但这并妨碍“朝闻道,夕可死”。品味欠帐之苦,是为了不再欠帐。或许已然欠了很多帐,也或许这些账再也无力偿还,但你至少可以从今天起,不再欠更多的帐。
而这一切的一切,需要的不过是一种态度——一种不让人生欠帐的态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