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走向世界”是个崇高的梦想,也是衡量许多事物的最高标准。这到底是源自老祖宗的“天下观”?还是鸦片战争之后逐渐累积的文化自卑?在此不作讨论。反正不久前,“出口转内销”还是市场上用来标示高品质的代名词。这种心理其实也是许多电影人瞧不上通俗剧之所在。确实,在已经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行列中,有艺术电影和视觉大片,却很难找到通俗剧。原因可能在于通俗剧先天就是本国本地区大众观赏习惯的产物,当这种区域性的观赏趣味还不能影响别人时,得不到国际性的认同是很自然的事情。在全球化时代,一国文化想要真正影响世界,不是刻意逢迎以求走向他人,而应该做强自身以待他人靠拢。从此意义上看,我们对美国通俗剧电影的熟知,以及对日、韩通俗剧电影的兴趣,其实都是一种对文化实力的崇拜。凭借着这种崇拜,原本陌生的他人的观赏趣味就成了时髦、时尚,进入了我们的文化肌体。中国电影的影响力根本上在于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使它成为全球影市重要的一极,就像现在的北美市场,因它的规模而成为了全球电影流行趋势的发布者。而做大做强国内市场的关键是使国产电影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贴近老百姓,不研究他们的喜好,显然是不行的。如果我们有五十个冯小刚,中国电影的局面就会大不一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