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
把孩子丢给父母带
“儿子已经生下来几个月了,我还没有完成角色转变呢!”看到怀中还没断奶的婴儿,黄健就感到很不可思议,“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就突然成了爸爸……”正因为在心理上还未调适过来,黄健成了“甩手掌柜”,把孩子丢给父母带。
由于家境优越,黄健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中,在县城的中国移动公司上班。26岁结婚后,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只有4000多元,除了日常开销外,父母还得补贴他们。一年后,孩子的降临让黄健夫妻的“啃老”行动加剧,“自己身上没钱,养个孩子更是烧钱,只能靠爸爸妈妈了。”
“儿子快7个月了,我还从没有和他单独待上一天呢!喂奶、换尿布,我确定搞不定的,平时都是我老婆和外婆在管这些。至于是否要进行早期教导,我想,还是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吧!”黄健的话或许代表了不少80后父亲的心声。一方面,他们正处于事业的发展时代,需要不停地奋斗,管教孩子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家里有老人帮助他们带孩子,既可认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又能在经济上给予支撑。
此外,有些在思想上还未成熟的80后父母,好像把孩子当成了玩具,孩子乖的时候就抱来逗逗,哭闹或是需要喂食、换尿布的时候,就立即甩给家里的老人。
专家:
要有决心和孩子一起成长
根据天涯论坛的一项有关80后父亲的调查成果显示,47.3%的80后父亲是意外当上了爸爸,并有54.8%的认为当上爸爸后,与同龄人相比是痛并快活着。虽然有46.3% 的80后父亲感到孩子的出生使自己加速成长,义务增重,仍有62.0%的人选择将孩子交给家里的长辈看管。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导学部博士生杨晓敏表现,80后一代在向父亲角色转变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因为他们擅长学习,这些问题毕竟不会称其为艰苦。
“父母效能”培训导师罗波夫认为,正在扮演父亲角色的80后男性,和以往任何时代的男性并没有基本性的不同。(法制周报消息热线:0731-84802117)而且,这种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男性真正成熟的过程,一种强烈的义务感会激发新的动力。所以说,80后的父亲在角色的选择和扮演中会见临一些问题,而且他们的成长环境被烙上了时代性的群体特点。但这些不是猜忌他们的理由,应当信任他们能够当好父亲的同时,及时为他们供给一些帮助。
心理学家提示80后父母们,虽然养育孩子会作出很多就义,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快活,所以必定要有勇气、有决心承担属于自己的义务。同时要认识到,做父母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才会让自己更加优良、成熟。
心理贴士:
父母与孩子可以互相让步
在我国,父母与孩子相处有三种关系;一是权威型,即以父母的命令为中心,孩子需服从父母;二是娇纵型,父母以就义自己的需求满足孩子的请求;三是让步型,父母与孩子通过谈条件、定规矩来沟通,把精力耗在防备与被防备之上。
对此,“父母效能”培训导师罗波夫提出,父母与孩子之间可以采用第三法:即通过需求原则,使得父母与孩子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第三法:在尊重孩子的重大需求满足父母的需求,达到双赢。 (起源:etv《法制周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