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亲”的乐与痛
80后这一代人,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中出生和成长,一直处在人们纷纷的争议声中。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如今已迈入而立之年,甚至已为人父母,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在背负“房奴”、“车奴”、“卡奴”等众多名号的同时,80后们还将背负一个崭新的称号——“孩奴”。针对已为人父母的80后来说,这是个当之无愧的头衔。6月20日的父亲节刚过,不少80后父亲还来不及领会节日的气氛,就不得不投入到为家人和下一代而奋斗的奔走中。
相对于上一辈人的艰难奋斗、吃苦耐劳,80后父亲们身上多的是现实的沉重压力,少的是丰富的人生经历。记者采访了几位80后父亲的代表,他们有的大吐苦水,有的手足无措,还有的人背负宏大经济压力苦不堪言……
都市白领:
当个好老爸真的很难
“我独来独往,超然物外,如果世界堕落了,我就鄙弃它,如今,为了你有一个干净的住所,哪怕是奥吉亚斯的牛圈,我也愿意坚守其中承担起清扫它的苦役。”初为人父,27岁的李超逸为儿子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在没当父亲之前,李超逸对于生活有着一份随性的态度。每天朝九晚五,闲时与朋友唱KTV、喝酒是常态。儿子出生后,李超逸“顿时感到身上有份义务了”。为了承担好这份义务,在某广告公司担负策划一职的他,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公司——家庭,尽量少加班、少和朋友喝酒。就在儿子出生后第一年,李超逸就和妻子一起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导计划。
但打算总赶不上变更。儿子一岁多时,每晚都要闹到12时之后才睡觉。为了照顾儿子,李超逸和妻子每晚都要在1时左右才干躺到床上。
持续的熬夜让李超逸的精力越来越差,这直接影响了他的工作状态:工作失误、开会走神、不能加班……即便如此,回到家中,李超逸还得持续当奶爸。
最让李超逸无奈的是,面对孩子偶尔的感冒发烧等症状往往束手无策,只能把乡下的母亲接到家来。“这个爹可真不好当,喂宝宝吃饭、喝牛奶,送幼儿园,还要经常安慰、鼓励他。和他玩时,表面的敷衍基本行不通,孩子都看得出来,必须全身心投入他才高兴。我经常只能安慰自己,这就算是自己过第二个童年了。”
近年来,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教导问题,李超逸购置了近千元的相干书籍。他说,虽然自己不停地接收知识,但总感到力不从心,他感叹道:“感到当爸爸真难,特别是当个有义务心的好爸爸就更难了。”
新生代农民工:
不得不送孩子回老家
2010年初,25岁的曹凡(化名)以流浪在外的新生代农民工父亲的身份,在网上发了一条有关“80后父亲”的帖子,在帖子里他写道:
2010年的春天,江西赣州老家门口的桃花开得实在温馨。我把我的女儿思齐送回去给父母带了。明天,我的思齐就满一周岁了,家里请客摆酒,惋惜我却不能陪在她的身边。
女儿没回老家之前,就跟着我们租住在远离故土的广东。尽管老家的条件要比外面好一点,我也非常不舍得和女儿离开。女儿刚出生时,我总是难以接收从单身到父亲的角色转变。所有所谓青春的念想统统都尘封成了记忆。带小孩是辛苦的,唯有这个时候,你方能领会父母的艰辛,你才会懊悔当初你为什么要那么叛逆。
过去的一年,我和妻子基础没有工作,两个人围着孩子整整转了一年。去年的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很大。业务提成还有大半没有结算,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给父母带。
在城市里养一个小孩的费用是如此的昂贵。吃的是最好的,用的也是最好的,感冒发烧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关于80后的种种议论。其实,85年出生的我,最有领会。过去的5年,我做过每月450元、每天工作14个小时的活儿,也曾和几个同学蚁居3天没饭吃,为了所谓幻想,流浪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现在的生活说好也好说坏也坏,我赡养了自己,娶了媳妇,成了家,有了小孩。只是我现在还要不停地寻求,信任再艰巨也毕竟会过去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