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新华撰文批相亲节目弄虚作假 变婚恋为恶俗游戏
新华撰文批相亲节目弄虚作假 变婚恋为恶俗游戏
时间:2010-06-24 16:04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姜琳)继国家广电总局持续下发两则通知请求相亲节目进行整改后,备受争议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终于表态将加大审核力度,并对女嘉宾进行大幅度调剂。不过,新版《非诚勿扰》能否符合媒体应有的道义和义务,能否博得观众的掌声而非骂声,还取决于制作者的善意和诚意。 以《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等为代表的一批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号称是普通人参与的“真人秀”,但是许多观众发明,节目中所谓小饰店的老板、煤老板的女儿,不过是兼职模特、临时演员;所谓的婚恋交友,不过是用有彩排、有设计的表演拿不知情的观众开涮。这不仅违背了真人秀节目标真实性原则,其低俗的语言、片面的观点还严重侵害了荧屏健康和社会道德。 有人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的,收视率代表了观众的认可。必须承认,在这样一个“剩男”“剩女”广泛存在的年代,速配相亲类节目聚焦最受关注的情感话题,为“齐天大剩”们的焦虑与困扰供给了宣泄渠道,从而获得必定的收视认可。然而,这不代表电视节目可以变服务为欺骗,变婚恋交友为恶俗游戏;更不能靠宣传丑陋来逢迎大众,的猎奇心理。 还有人认为,这些相亲节目“是揭了社会的老底”,当前房子、车子、票子、位子等社会问题确实引起了许多大众,、特别是适龄青年的争议和困扰,但是《非诚勿扰》等节目中女嘉宾一边倒的拜金主义,并未代表社会百姓的真实状态,谈不上揭社会老底,而是对社会的一种变相曲解,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公然挑衅。 从母女同场到双胞胎姐妹,从嘉宾的自我炒作到哗众取宠,一些相亲节目并非全面、真实地展现不同群体对幸福观、财富观、婚恋观的态度与选择,而是通过人为策划,刻意突显来挑衅人们道德底线的价值观念,故意夸张人性的丑陋面,放大社会昏暗面,不仅无益于包容差别、凝聚共鸣,也无助于社会和谐。 电视台制作什么节目,选择什么嘉宾,体现的是一个媒体的品位和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和把握。《非诚勿扰》这样的伪真人秀节目,即便是在西方纯粹寻求利润的商业电视台都难以播出。而在我国以服务大众、传播真善美为重要任务的公共电视台却得以播出,实在令人惊愕。 如果对社会没有足够的善意,对服务观众没有足够的诚意,相亲节目就不可能脱俗,倒还是不播为好。
相关阅读
村居变社区 济宁出台社区建设新规科学规范新农村
《家在济宁》——山东梆子脸谱艺术 千变万化尽显其妙
山东济宁300余名干部走出机关体验城市巨变
154岁包法利夫人变身兔女郎
学者:不管郭德纲还是“学术明星”都可能“变坏”
处女率调查方兴未艾 李银河:这不是很变态吗?
莫高窟新现尊胜经变 7铺尊胜经变延续近300年
车上发生了什么? 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形势突变
上一篇:英小学给学生播放色情动画片 美其名曰"性教导"
下一篇:调查显示七成网友认为相亲类节目该“刹车”了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