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嫖碰了一鼻子灰,转而向王娡提出亲事,盼望将阿娇许配给刘彻。诡计家王娡立即答应。于是,刘嫖和王娡结成同盟,西汉历史上第二次夺嫡之争,拉开序幕。
今天还是你的兄弟,明天就是你的主子;今天还可以勾肩搭背,明天就必须屈膝下跪;今天还可以平起平坐,明天就可以决定你的逝世活,这就是普通皇子和储君的差别。所以,夺嫡这种违背人伦甚至灭绝人伦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经常呈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就连几千年贤明无出其右的李世民大帝都无法逃脱。
西汉历史上,有过两次夺嫡事件。我们不妨回想一下第一次。
汉高祖刘邦晚年,宠幸戚姬而对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不满,“上以太子仁弱,谓如意类己。”如意,就是戚姬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于是,戚姬便生起了夺嫡之心,“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刘邦也很是配合,几次想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但都被大臣禁止。刘邦逝世后,吕落后行了猖狂的回击。
我们可以懂得戚夫人的夺嫡之心,但我们无法懂得戚夫人的夺嫡之举。仅靠美色,既无外援,也无内应,戚夫人就奋身一跃,投入到这不成功便只可能成仁的奋斗中去,太过莽撞。要知道,吕后可不是个普通的人老色衰的女人。经过多年东奔西跑出生入逝世的对敌奋斗,在大臣之中,吕后是积累了相当的人脉的。而在这方面,戚夫人只不过是一张惨白的纸而已。儿子被杀,自己被弄成人彘,戚夫人可怜之人,实在也是有可恨之处。
不妨对照一下此次夺嫡事件的要害人物:王娡和刘嫖都有着强盛的实力,属于强强联手。而栗姬却如戚姬一样,就是一张白纸,而且是一张不断自毁的白纸。胜败之数,还在战斗开端之前,就已有定论。
两个人开端迅速举动。
这边刘嫖开端在刘启面前不断诋毁栗姬:“栗姬的妒忌之心真是世间绝有。每当你宠幸其他妃子,她就在背后吐口水咒骂她们。”刘启本来就已经对栗姬颇有微词,这一下,不满的种子,越发地膨胀。
那边王娡也没闲着,在准确分析栗姬失宠的事实后,她火上浇油,教唆大臣向刘启恳求立栗姬为皇后。刘启认为是栗姬教唆,大怒:这娘们真是心里没数,我不废她,已是给足面子,竟然还想得寸进尺。于是,盛怒之下,不仅将进言的大臣处逝世,而且将太子废为临江王。儿子被废,栗姬郁郁而逝世。5个月后,王娡成为皇后,刘彻成为太子。
公元前140年,刘启逝世,刘彻即位,中国历史拉开了汹涌澎湃的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