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大理书记反思龙首关被毁:文化遗产保护也是政绩

时间:2010-07-02 20:24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被损毁的龙首关古城墙

  6月28日,记者来到云南大理古城墙“龙首关”,因扩建国道214线被挖断的南城墙、西城墙的缺口赫然在目,城墙下是考古发掘现场。这一段的道路施工工程已经结束,四周一片安静,远处偶尔有施工的卡车开过。爬上“龙首关”城墙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下,是蓝色的洱海、绿色的田园和白色民居。

  4月19日本报报道《云南大理为修公路拆毁唐代古城墙》,使鲜为人知的大理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龙首关”申明鹊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理州、市两级党委政府迅速介入,叫停了工程,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对此次文物损坏事件进行了处理(见本报5月19日《云南大理通报“毁城墙”事件处理成果市长公开道歉》)。目前,大理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将建设龙首关遗址公园,并让当地群众受惠于遗产保护。

  就在“龙首关”被毁事件曝光前的一个月,即3月19日下午,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宝山乡大箐村委会后新村箐内产生火灾,由于火势过大,致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斗姥阁部分建筑烧毁。大理州委、州政府责成巍山县对相干义务单位和15名义务人进行了问责。对于这次事故,随后来此考核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严正地指出:“这不是天灾,而要看作是一种人祸。”

  “龙首关”被毁、斗姥阁被烧、大理“情人湖”被填,一系列事件,使大理在短期内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在中国青年报“太姥山·2010中国青年爱好的旅游目标地”推介运动中,截至7月1日,在旅游城市排行榜上,大理名列第六,而大理市的剑川县则名列第三。大理的文化魅力,使她仍然成为不少人最憧憬和爱好的旅游目标地。

  大理一直是云南省的文化大州,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精力家园”。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址入选了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明”。

  大理古城在科学计划,改革提升后,保护和恢复了文庙、武庙、测验院、教堂、古院落及兵马大元帅府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引入市场化机制,投入2.3亿元恢复重建的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崇圣寺,再现了南诏大理国时代的“灵鹫山圣地,妙香国佛都”的胜境。巍宝山道观建筑群也得到保护性恢复建设,彰显了南诏文化和道教文化的特点。大理还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合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打造了剑川寺登街。现该项目已被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基金会颁布为“世界濒危建筑遗产”。

  “文化一直是大理最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文化遗产是大理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资本。”大理州委书记刘明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祖先留下的遗产已经越来越关注。怎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刘明说,“龙首关”被毁等事件裸露出部分领导对“文化遗产保护也是政绩”的认识不足,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破旧立新”成为一些处所开发建设的导向。毁真古董,建假古董,开发代替了保护,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已经名存实亡。

  反思“龙首关”被毁事件的产生,刘明认为这与计划不清、定位不明的保护方法有很大关系。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还基础停留在单点保护的阶段上,认为保护文化遗产就是打个围墙,立个护碑,就算达到目标了。由于缺乏有效的计划,导致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越来越小。有的由于缺乏投入,已经破败不堪、杂草丛生,在凄风冷雨中渐渐被人遗忘。“‘佛图寺塔’被村蚕食,‘大唐天宝战士冢’被城市包围,古城墙迷失在荆棘中。‘龙首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了损坏。”他说,“这起事件也阐明,对文物和文化遗产如果没有一个明白的计划定位,当建设发展与文物保护产生抵触时,损坏和损毁就难以避免。”

  尽管大理州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护计划,仍处于被动保护、单一保护和静态保护的状态,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特别是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民族和区域文化特点正迅速消散,许多传统技巧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一些文物基础设施简陋,保存条件差,自然损毁严重,由于经费紧缺、投入不足,大批文物维修任务难以完成。应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法对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收拾和展现的程度不高。大理州许多文化遗产极具文化和科学价值,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有宏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但是目前由于缺乏科学利用的机制,重申报、轻管理,重保护、轻利用,一大批文化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大批的文化遗产资源没有转化为旅游和人文教导资源。

相关阅读
  • 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济宁举行
  • 省文化厅领导来济宁调研文化产业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
  • 济宁梁山:第二届中国梅花拳演武大会暨保护发展论坛开幕
  • 陈至立视察济宁市文物保护工作 大力发展文博事业
  • 汶上十万中小学生争当“优秀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使者
  • 周恩来武汉旧居残破不堪无人问津 网友呼吁保护
  • 女书保护困难重重 专家忧虑地方的旅游开发
  • 旧城胡同54年消失近半 受保护胡同仅600多条

  • 上一篇:春树想做“村上”去乡下
    下一篇:财政收入8万亿,为何让人心忧虑?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