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岗来说,他一向与毛泽东关系融洽——据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网络版,第六章“整风运动前夕中共的内外环境与毛泽东的强势地位”,六、“扶植处所实力派:高岗的崛起”),延安时代,毛为了对抗王明等国际派,大力扶持高岗等处所实力派,使高岗很快就成了与刘少奇、周恩来等并驾齐驱的西北中央局书记。1949年后,毛已有了搞掉高岗的想法,但他却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法。1952年下半年,他搞了个“五马进京”,把高岗调来北京任位高权重的国家打算委员会主任,陈云、邓小平、彭德怀、林彪、彭真、饶漱石等都成了他的属下。彭德怀正在朝鲜打仗,林彪正远在苏联养病,两位元帅基本不与经济搭界,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人事安排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烘云托月,突出高岗。因此,当时北京就有“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说法传播。毛还频频向全党批转高岗的报告或文件,给人造成一种高岗炙手可热的印象,这与这一时代刘少奇、周恩来动辄得咎,屡受批评责备形成了鲜明对照(辛子陵:《红太阳的陨落——千秋功罪毛泽东》,香港书作坊2007年版,P77)。这时,毛高两人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在推动农业合作化、反对新民主主义政策等问题上,他们的看法也是一致的。1953年初,毛还曾唆使高岗调查东北敌伪档案中刘少奇1929年在奉天被捕的情况,高岗交给东北局第二书记张秀山落实,最后张秀山却被扣上了“用了极其恶劣的手段攻击刘少奇同志”的帽子(张秀山著:《我的八十五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P321,转引自姚力平、刘建平:《新民主主义的命运和刘少奇的失败》,载于《炎黄春秋》2009年第2期,P1-9)!1953年上半年,毛在与他的几次私人交谈中,也流露出对刘、周等人的不满,高岗将这看作是毛对他信任的暗示。毛泽东提出中央领导人分成一线、二线的主意,高岗更看成是他要“换马”的征兆。另外,在苏联,斯大林逝世后,年轻的马林科夫克服年老的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而获得了领导权,也使高岗深受鼓舞。
当时的政治方向,许多人都看在眼里,明在心里。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饶漱石更是更换门庭,抛弃他一直追随、这会似乎露出败相的刘少奇,转投高岗,从而和高结成了“高饶联盟”。就连两位功劳卓越的元帅彭德怀和林彪也批准高岗改组党和国家的安排。只有冷眼旁观的邓小温和陈云看准了风头,他们根据自己对毛的懂得,认为一个主意将东三省划给苏联的人无论如何是不会得到毛的信任和重用的。他们把宝仍押在刘少奇身上,并分辨向毛反应高、饶的“诡计运动”(辛子陵:《红太阳的陨落——千秋功罪毛泽东》,香港书作坊2007年版,P85)。成果,他们赢了。陈云本就是常委,无官可升,邓小平却升三级,当年就接替饶漱石担负中组部部长,一年落后入政治局,又一年后的“八大”担负常委和总书记,从而正式进入“第一代领导核心”(金诗鸣主编:《中国百年政治风云实录(1949-1997)》,P76-77)。
公平地说,这事怪不得高饶等人幼稚,重要是因为毛泽东的政治手段太神鬼莫测了!高岗认为是毛泽东出卖了他,伤心、失望而又恼怒。1954年2月17日,他在批评会的现场表白他是清白的,没有什么反党诡计,并拔出手枪自杀(张戎则说高打算触电自杀,见《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P337)。被救下后,他又于8月份再一次服毒自杀,终于“自绝于党”。“反党联盟”的另一主犯饶漱石被捕,20年后的1975年逝世于狱中。
毛泽东之所以严格整肃高、饶,还有一层杀鸡儆猴的意味,以避免遵义会议,或以后赫鲁晓夫倒台那样的“宫廷政变”产生,因为今天高岗可以用这种手段拱倒刘、周,明天就难保他,或其他什么人采用同样的手段来搞掉自己。这样暗中结党的先例绝不能开!精明的毛深知其中的利害,所以在批评高、饶“反党联盟”的同时,又通过了一个《关于加强党的团结的决定》,强调要像保护眼珠一样保护党的团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