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考证足球起源我国,其实就是一种被称为“蹴鞠”或“蹋鞠”的娱乐游戏。像这种只要是在外国人那里出了名而我们已落伍了的东西,马上就有“爱国人士”出来考证、举证:这东西在我国古代某某时候就有了。
火药是我们发明的,造纸术也是,当然还指南针。但八国联军却靠着“指南针”航海来到亚洲,用我们发明的“火药”制作成枪炮攻打紫禁城,最后还用我们“造”的纸签下了《辛丑条约》。
近年国人过“洋人节”的习惯逐渐培养出来了,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事,过就过吧,生活浪漫多彩有什么不好的?
牛郎织女的传说本来是一个“杯具”,非得要把它说成是中国的“情人节”。要到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有情有爱、活生生的青年牛郎和织女才干见上一面,你愿意过这种分居两地的生活?
西方情人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但其意大致雷同,重要的是有个古罗马青年传教士,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激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悉心照顾。临刑前青年传教士给姑娘写了封深情的信。他被处逝世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这一天就是2月14日。
我认为这个传说,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着质的差别。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个小女孩的妈妈离婚后再远嫁国外,在候机厅妈妈即将进入安检通道的瞬间,小女孩撕心裂肺地哭叫着要扑向妈妈。另有一个女孩,她妈妈逝世永远离开了她,她默默地抹着泪送别妈妈。这个女孩悲伤的程度,远远没有候机厅送别妈妈的那个女孩深。
第一个女孩的妈妈好好的,却撇下她不要她了,第二个女孩不是妈妈不要她了,而是因为妈妈不可能要她了。
我不把“七夕”当“情人节”,从不在这天送送玫瑰。
牛郎织女的传说其实应当是个真正的大“杯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