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李少红回应“新红楼”争议:极端言辞是爱之表达
李少红回应“新红楼”争议:极端言辞是爱之表达
时间:2010-07-07 16:0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新版《红楼梦》面对史无前例的密集关注和口诛笔伐,导演对媒体采访态度也十分谨慎,一律采用文字回复法,不轻易评价演员,在被问及剧中旁白是否贬低观众智商时,李少红答复:“任何一种极端的言辞都是爱之深切的表达,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可以蒙受”…[我来说两句] 李少红首次回应新《红楼》争议。(材料图) survey 新《红楼梦》热已无需论证。各地播出混乱一片,有些台为抢播提前播出时间,有些台一天四五集轰炸式连播,网络也在“积极”盗播。话题更是层出不穷,最近传出《红楼梦》收视下跌的话题,虽被剧组否定,但也赚足消息关注。网络上对新《红楼梦》的争辩更是从来没有间断过。有仔细网友甚至一集一集和原著对照,“科学”挑刺。 目前,该剧的争议重要集中在拍摄作风是不是“青少年教科书”、是否贬低观众智商、淫男荡女阴森鬼怪又是否过于开放?7月13日晚9点,南方影视频道每晚三集连播新《红楼梦》。南方都市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导演李少红,她就目前的压力状态、定位质疑、个人作风代入等问题进行懂得答。《红楼梦》面对史无前例的密集关注和口诛笔伐,导演对媒体采访态度也十分谨慎,一律采用文字回复法,不轻易评价演员,而且从导演与南都记者的对话中亦不难看出,导演的表达之严正。 A 压力是否宏大? ———非常疲惫,已经奔走了十几个地区 我们和87版的拍摄目标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时代对一部古典名著的解读。 南方都市报:《红楼梦》是全中国人的《红楼梦》。新版《红楼梦》播出后,俨然成为当下全部社会争辩的焦点,已不单单是一件娱乐事件。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是怎样的?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么?对这些争辩,你是怎样想的? 李少红:国民文学(出版社)这版《红楼梦》已经发行了400万册。前天我们参加最新一次发行举办的签售仪式。很多人从早上7点就来排队。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播出,必定还有更多的人拿起这本名著重温,并且能够热爱上她。小演员和我一起都感到很有意义,重拍对弘扬和推广起到很好的作用。国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再版只需要印5000册,这次随着新版的热播,还没等上架就已经增加了印量。我看到长长的队伍中不乏年轻的读者,争相和他们爱好的剧中人物拍照,同时把书紧紧地抱在怀里,信任他们都会是热爱《红楼梦》的新一代。 我们伴随电视剧的播出已经奔走了十几个地区,非常疲劳。有时候只能在飞机上睡觉,有时候来不及吃饭,孩子们饿着就又登上了飞往下一个城市的飞机。他们在家也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这个场面如果让他们看到必定心疼得不得了。我参加过电影上映的宣传推广,电视剧真的很少做这样强度的推广宣传,很多地区的电视台真的拿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来推广这部剧,我想被大家器重的重要原因是《红楼梦》的魅力。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南都:这一版的演员大部分是由“红楼选秀”淘出来的少男少女,他们对原著的陌生,表演基础功的欠缺和匆促的培训时间,曾让上一手的导演无法放心而拒接,您敢于大批起用新人,并在短时间内手把手地将他们从白纸变成一个演员,支撑您的底气在哪里? 李少红:这一版《红楼梦》中的年轻演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红楼梦选秀”,我们接手的时候已经决赛完了,在七十名参加决赛的选手里面,我们选择了二十名参演了重要角色。另外一批年纪相对小的演员,是后来从全国100多所艺术院校选出来的。他们都是相对受过艺术基础训练和教导的学生,选秀的选手大部分也是来自艺术院校的学生。这是支撑我底气的原因之一。其二,书中描写的正是他们这个年纪的情感故事,他们凭借自己的感受就能心领神会,不会有陌生感。 B 是否贬低观众智商? ———只要引起关注,为此去重读、去对照,作用都一样 任何一种极端的言辞都是爱之深切的表达。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可以蒙受。 南都:对于新版《红楼梦》争议很多,有一种说法是:看过原著并深受87版影响的70后观众很气结,没看过原著只把它当一部全新的娱乐作品去认识的部分85后观众很爱好。这是您预感到的成果么?你拍这部剧时是否真的针对85后、90后而拍?您是否为此而揣摩过新新人类的心思? 李少红:我们和87版的拍摄目标都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时代对一部古典名著的解读。有一些那个时代原因造成不能涉及的内容,这次得到了补充。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名著的翻拍,起到的作用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部著作,为了加深人们对原著的懂得和关注,为了这部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的文化品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红楼梦》是一部经得起重复浏览的经典,每一代人都会从中获取对人生、对情感、对社会、对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过去和今天的懂得,甚至有着现实的领导意义。也许这就是她的巨大之处。 南都:在早前南方台举办的点映会上,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世君毫不留情地指出:旁白说明过度了,比如刘姥姥醉倒怡红院一段,画面上刘姥姥已一步一倒了,旁白却还在讲解她喝醉了,“这种说明不是把我们观众当作幼儿园的孩子、当作弱智吗?”您怎么看?您真的是放低姿势,拍一部“教材式的红楼梦”? 李少红:当作教材也好,图解也好,都行。只要大家都看,引起关注,为此去重读、去对照,作用都是一样的。说必要也好,不必要也好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消化。任何一种极端的言辞都是爱之深切的表达。只要不是人身攻击,都可以蒙受。 [1][2][下一页]
相关阅读
“段子来往”风行 “灰段子”表达民风民情民怨
都市农庄:高科技农业的艺术表达(图)
上一篇:京剧《曹操与杨修》:“不明白”与“明白”的不朽
下一篇:【冰点特稿】:一个县委书记的自我限权(组图)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