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物质是否是休闲的全部资本?
我们由过去的单休日变成了今天的双休日,由“五一”、“十一”短假变成了长假,从时间上,国家以制度的情势供给了休闲的资源。物质上,人们的生活程度的确比以往进步了很多,兜里有了钱。就此,是否意味着人们已经拥有了休闲的资本?且不说我们的收入平均程度还不高,且不说真正富有的人只是极少数。在我国现阶段,我们的农民从生活程度和生活方法上至今没有资格谈及“休闲”二字,他们收入菲薄又一年四季繁忙。有些山区农村的贫困程度不是今天城市阶层的一些人所能想象的。谈及“休闲”者只有两类人:国家公务员阶层和企业白领阶层。这两个阶层收入较高而稳固,然而,在今天快速的生活节奏当中,有谁的钱挣得轻松高兴呢?企业不消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为了钱,你得每时每刻步履匆匆促,神经紧张。机关单位也不好过,突飞猛进的时代,日新月异的观念,一日千里的发展,为了“与时俱进”,你也难得轻闲。更何况下级要时时担心上级的检查,一般职员要受领导者的管理与束缚,更是少有自我的空间。加班加点已经成了当今工作生活中的常事,节假日因此被人们常常放弃。即使忙里偷闲去享受节假日,去所谓“休闲”一下,也是身闲心不闲。
我们的社会发展,我们的物质资源,我们的政策配套的完善与落实,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还远远没有达到使人们工作得高兴,钱挣得轻松稳固,没有多少后顾之忧的地步。更由于存在着许多的不公与不平等,事实上许多人心里存在着压力和不满情感,心情不好。有些问题是社会问题,代有广泛性又一时半会难以解决,所以,人们的心理问题是一种长久的累赘。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就成了一种表面现象,休闲没有施展它真正的功效,人们也领会不到真正休闲的滋味,往往是“休”而不“闲”,充其量只能算作体力上的一种休息。当然,就政府的意图而言,休闲能够拉动经济的发展,开发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寻找经济增加的亮点。对于休闲者个人而言,休闲是一种放松,身心的调节,也是一种生活,一种人生的快活行动,但往往由于精力上的种种卸不掉的累赘,这个目标是很难达到或很难完整达到的。
精力高兴是休闲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没有精力上的高兴就没有休闲的质量保证。就快活而言,人只有精力上的快活。快活本来就是一种精力运动,一个人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下,只要他的精力是快活的,他便是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一个在社会上生存的正常人,难免要蒙受各方面的压力,他的精力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快活,必须有必定的条件。个人的世界观与寻求不同,个人快活的条件不一样,自我请求过高的人,也许一生也得不到多少快活。快活是需要必定的物质来支撑的,即使是物质请求很低的人。但物质的拥有和增加与快活的拥有和增加不成正比。有人曾经对一些很富有的人做过调查,成果表明:当物质增加到必定程度后,再持续增加的物质就与快活几乎没什么关系了。所以,当人拥有了必定数量的物质之后,如果他的精力是快活的,他才称得上是一个快活的人。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精力不快活,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物质,他也不是一个快活的人。当人们的精力处在一种不快活的状态下,又如何能真正得到休闲的快活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