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起码可以分为两种精力依托的主线。一条主线是一生哲学似的唯美寻求。这种精力依托不在乎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它在乎的是我们不懈寻求的努力和动力。即使我们到了耄耋之年,并没有什么劳苦功高和宏大成绩,但我们拍着胸脯说,我们已经努力过了,我们已经举动过了,我们已经瞻仰过了,我们已经实现过了,虽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处所。通常,我们不会制定具体的打算和目标。我们仅仅只是对自我灵魂向前摸索作出一种导航和指引,告诉自己走的方向是对的。例如,我们对自己说:幻想不要满载,只要开心、健康和心坎的温暖。这几句话看似十分的抽象,但它却可以引领我们灵魂的指向。起码,我们知道,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的一生就会有所收获。当我们感到沮丧,走到人生的低谷之时,只要我们偶尔抬头看看这几句话,那颗烦躁、沉重、无所依附的心顿时有了支撑点和着落点,本来,我要的生活是这样呀!
同时,还有一条精力依托的主线,它在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精力寻求。当我们年少时,我们寻求的是好好学习,成为学校老师的骄傲、父母的骄傲。在这个阶段,我们所有的行动都会缭绕这条精力主线来进行。它的实现有一个默认的基础前提,即我们认可它的价值路线并能自律。当我们参加工作的时候,也许我们的精力主线转变了方向,“认真工作、实现社会价值、肩负家庭义务等”成为这个阶段的重要价值依循。
在第二条精力依托的主线中,我们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变更,一不警惕就背离了第一条精力主线。
当我们履内行庭任务的时候,每天要按时上班赚钱养家,下班回来要主动做家务,还要带着小孩占用自己的双休日出去旅游,你忽然感到好累,不解和困惑着:我每天都在努力着,却并没有让我快活,反而把我的生活变成一个没有停顿的陀螺。我为何要每天这样的生活,于是你就会对第二条精力主线产生质疑,我为之付出的努力,为何没有让我得到心坎的温暖?这条主线是不是有方向的偏移呢?当你在困惑之时,也偷偷的作出了转变,重新制定生活目标,重新安排生活打算。你每天潇洒的走入歌厅舞厅麻将馆,不再关心丈夫和孩子,也不再求精于工作,慢慢的,越走越远,越走越累,越走越困惑,越走越徘徊。当你懵懵懂懂的跌跌撞撞,走到某一天,你看到自己满头白发、事业仍旧一无所成,看到佝偻的身躯、孩子的世界中已经没有你的影子和记忆、朋友同事们再也无法认识你的时候,你的精力依托瞬间坍塌。你猛的大叫:天啦,我这是怎么了?我的世界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的一生毕竟在寻找什么?
你坐下来,慢慢的思索,我毕竟错在哪里了?我的第二条精力主线为何到最后没有与第一条精力主线相契合?也许,那个时候,我真的很累,什么也不想背负,草率的转变了第二条精力主线。然而到如今,我才发明,该你背负的,永远都需要去背负,即使再苦、再累,只有这样,最后才干得到“心坎的温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