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虽清贫皆开怀常笑,不知足者既使拥有万物也愁眉不展;知足者常常拥有自己的一点成果而知足常乐,不知足者常常拥有万物还头疼不已;知足者常常有一点啊Q精力安慰自己要满足现状,不知足者常常算计他人而勾心斗角。
知足与不知足在一念之间,知足与不知足在胸怀之中,当私心杂念盘踞上风时,知足者就成为不知足者。因此,佛家讲“四大皆空”的禅理,也是劝世人少些私心杂念,多些仁慈基本。在此,我想起了一个禅学故事:有一名武士曾向一位当地著名的禅师请教说:“大师,世间到底有没有天堂和地狱?”禅师没有正面答复,而是问他说:“我听说你是一名著名的武士,今天看见你也不过如此,一点也不像一个武士,你还称自己是个武士吗?”武士听后大怒,举剑向禅师大声说:“你好没道理,你不说也罢,竟敢污辱我,我今天杀了你。”禅师哈哈笑道:“你这把剑还是剑呀?我看这把剑只不过是一个破铜烂铁而已,岂能杀得了我。”武士气极,举剑便剌,此时,禅师一动不动地说:“你此举便是通向地狱!”武士一听,匆忙收剑说:“大师我错了!”禅师此时哈哈大笑对武士说:“你现在正在通向天堂。地狱和天堂在人一念之间,头脑中产生恶时便是地狱,产生善时便是天堂。”武士听后大悟便跪拜告辞。
知足与不知足在于人心。人心中的天秤如果倾斜,那么人就会被私、利、名、欲所蒙蔽。在此,我想到了古人写的《不知足》诗:“日夜奔走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有,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地步少基础。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糟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梦西。”可见,人对万物是不可能都拥有的,万事也是没有到顶的,如果拥有也是做梦罢了。在此,又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诞辰日说恩惠,君逝世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此歌劝人就是在世间要知足,“好”就是“了”,见好就收,万事不可强求,不要不知足,就是最后努力地拥有一切,到后来什么也没有,生不带来,逝世不带去,亦是同理。
写此文并不是不让人奋发图强,或者说让你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而是让你把握知足与不知足的标准,正确看待得与失,知足常乐。对此,我有较深的领会。我是一名武警军官,今年初,自己请求打报告转业,副团职(副处级)。休息近一年了,昨天接到上班的通知,任命我主任科员(正科级、虚职),又说我任副团职不满三年,因此给我任命副科长。气吧?在部队辛辛苦苦干到团,转业到处所连降两级,亏吧?这是我的不幸,也是军人的悲哀。但转念一想,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逝世不带去的,人活着只不过有碗饭吃,赌气伤身划不来。想到此,也不免高兴起来,你说是吧?
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事,会有许多的东西在吸引你,知足的心态未免是一剂良药,保你身心快活,健康延年。但为了生活,不知足在工作中是一种动力,会激发你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使事业取得成功。但如何把握住度,那要靠平时的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最后,我以〈知足歌〉与大家共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