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郑张尚芳:推广普通话与保存方言并不对峙
针对目前人们热议的“粤普之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郑张尚芳今天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现,推广普通话和保存方言并不对峙,电视台不仅要起到推广普通话的作用,也要承担起保存方言的义务。
郑张尚芳说,方言与处所生活方法、处所文化密不可分。方言是处所生活方法、文化的载体。有些描写处所风气、特有文化现象的词语,只呈现在该地的方言里。比如温州是中华戏剧的发源地,没有温州话,宋代留下的戏文好些词语就没措施说明;粤语、吴语、客家话、闽语等中国的几慷慨言对于中华文化、生活方法的保存都功不可没——中华文化正是由各地处所文化有机合成的。而对于众多海外游子和侨居他乡的人们来说,乡音更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它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力量。
郑张尚芳认为,方言对于考证汉语史的发展也意义重大,方言是汉语历史变更活的见证。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汉语也不断产生着变更,汉语方言的变更可以反应这一变迁。许多汉字读音的变更,只有在方言里才干找到证据。如果方言灭亡了,那么这种证据也就无从找寻,我们的汉语就不易寻“根”了。
郑张尚芳指出,现在学校里都是用普通话授课、交换,孩子们日常接触到的更多的也是普通话,甚至与家里人对话也用普通话。在很多大城市,孩子们已经不会说方言了,在这种情况下,处所电视台、电台的处所节目可以成为学习方言的一个很好的媒介。因此,处所电视台、电台无论是对于普通话的推广,还是对于方言的保存都要采用“加法”,而不是“减法”,不要把普通话的推广和方言的保存对峙起来。
记者 柳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