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啊?诸葛亮您都没看到,不好奇吗?还是您在拍戏时就已经看过,心里有数了。
朱苏进:拍戏时我也没看过,演员如何表演,跟我有关系吗?创作完成后,我就是普通观众中的一员。当然也好奇,这两天抽空我会集中再看看的。
三国电影
记者:您接下来要创作电影《三国·荆州》的剧本,刚才说的这两个遗憾,还有补充的机会。
朱苏进:电视剧是一串项链,电影是钻石。台词还可以做得更好些,但女人戏确实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电影和电视剧是一样的。电视剧《三国》从貂蝉开端,一直到最后司马懿的侍妾,是为了现代观众的观赏习惯不得不发明出一些,或者捏造一些的。无论历史还是小说,三国始终缺乏女性视角,我指的是真正意义上有生命力的女性角色。为三国发明女性角色,就势必要让她成为戏剧发展的推动力,否则她依旧是一个花边、饰物,悬挂在男人身上,而没有生命力;但如果参加有独立生命的女性角色,也可能会加出大麻烦来。当你屡屡刺穿人们固有的观念,再仁慈的观众也会反弹,改编经典,它的变形程度最好是卡在观众所能蒙受的最高峰。
记者:电影取名《三国·荆州》,是要把故事的重心放在以往被疏忽的吴国吗?
朱苏进:对,吴国,可以这么说吧。
本报记者金力维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