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人家本是局外人,不想多事只想走自己的路,但看见有人肆意欺辱余秋雨,忍了又忍,再忍不下去了。连小孩都敢骑在余秋雨头上拉屎拉尿,那还得了。余秋雨也太仁慈太脆弱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委屈求和,太没有骨气,太下流,太令人扫兴了,当然,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优点。如果是我,早一记老拳上去,先打骂人者个半逝世再说。余秋雨如果实在打不过,不妨象征性给我少许出场费,这样师出著名,我帮你搞定。对无赖就要用无赖的措施最管用,这是真理,我老人家很为那些骂“余”学者的鼻梁担心。
有人骂余秋雨目无组织纪律,不脚踏实地当好官,做好官,擅自辞职,连正厅级的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年不做,非要搞学术研究,简直是不务正业。我老人家有些想不通了,现在有那么多人爱好做官,恨不得天下的官位都出空缺,任由自己选择,人家余秋雨主动辞职,把官位让出来,这有什么不对?能当官的不见得就必定能做好官,这是一个广泛的道理,谁能保证余秋雨就必定能做好官?但是,辞掉官职却可注定不会成为贪官腐官,余秋雨用辞职来保持自己文化人的节操,有自己的理由。你骂余秋雨,就阐明你想做官,就阐明你搞不了学术研究,而且你不必定会成为好官,做贪官腐官或者有你份。到头来,不务正业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余秋雨遭人骂的还是因为著书太多,本本畅销,不顾全大局,不注意照顾同行的情感,每次都抢风头,太爱表现自己。我老人家还是比较懂得那些有情感的同行的,你余秋雨是有才,为何不用胸脯写作?为何不用阴囊写作?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大家为了生存,为了赚点钱贴补家用,不得已写些“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文字,而你余秋雨总是说历史写文化,如此表现自己,怎不惹人非议?只是,我老人家还有一句话未说,懂得归懂得,著书立说还是应当凭真才实学,“胸脯文字”和“阴囊文学”毕竟不代表主流,如果都去“顾全大局”,都去写媚俗的文字,中国历史文化岂非要上病床上走一遭?到时候,老外们岂非要骂一句:中国学者咋就都有病?
有人说余秋雨不应当张扬,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余秋雨抛头露面,还不要出场费,损坏潜规矩。谁规定了学者只能呆在书斋里啃书,而不能在歌手大赛上听歌做评委?谁规定了学者参加运动必定要收出场费,不能损坏潜规矩?余秋雨是自由人,他有权参加任何运动,有权不要任何费用。余秋雨是学者,是文化人,他应当参加社会及文化运动,有任务为普及文化做奉献。能获邀参加这样的运动,是他的声誉和骄傲。我老人家劝告那些看不惯的人,不要被嫉妒之火烧伤,身材是革命的本钱,现在医疗费贵的吓人,别没病找病。只要余秋雨参加了其他运动并没有向你要出场费或者并没有损坏你的潜规矩,你就装不知道,咽下这口吻吧,千万不要气出意外。
有人说余秋雨爱好炒作,说了N次封笔,新书却源源不断。既然余秋雨没有当真说,你何必当真听,只有傻瓜才上当。责备余秋雨炒作的人,不知自己身处何朝何代。我老人家告诉你,现在是商品经济的年代,市场经济的年代,酒香也需勤吆喝。你看余秋雨每出一本书,都叫好声叫骂声一片,我倒看见叫好和叫骂的人都在为余秋雨炒作,依然要看他的书,即使他的书价格不菲也要看。就像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骂声一片,依然有大批的人中了他的“十面埋伏”,他收获了大批的真金白银。你替他做了广告,炒作他也有你的功劳。这就是俗话说的“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傻瓜们,余秋雨的书不会因为你的骂而卖不动,恰恰相反,有人越想封杀它,它反而越畅销,你只能眼睁睁看着余秋雨把大把的钱装在他的钱袋里。我有个主意,所有反余秋雨人士,下次余秋雨再有新书,一律闭嘴,应当会使余秋雨少卖一两本书,不信试试看。不替他做广告,看他怎么卖书,如果书卖的依然火热,那就认输吧,从此永远不再提炒作之事。余秋雨同志呀,你可不能真的退出文化圈,这是非常不负义务的行动,那么多对你感兴趣的人,那么多依附你生存的人,那么多指望骂你成名的人,你让他们怎么办?让他们失业岂非要增加国家累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