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唯一活着的钱伟长,其经历之坎坷,让人感叹不己!1940年1月他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追随导师辛吉研究,用50天时间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并1946年与他的导师冯·卡门共同完成了“扭力”的数学导入。发表《变扭率的扭转》一文。冯·卡门曾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项较满意的弹性力学工作,是经典范的工作。载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内,爱因斯坦看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1942年他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194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国家喷射推动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与钱学森、林家翘、郭永怀一起,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领导下从事航空航天范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实验,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怪摄动”的理论,被国际上公认该范畴的奠基人。
1949年归国后,被世人称之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利用数学之父”。1957年1月发表《高级教导的培养目标》,反对苏联教导体制中的一些工作思路,反对校长蒋南翔的“清华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一说。提倡理工合校,器重基础学科,提倡“清华大学应当培养‘通才’。”在清华大学内引发大讨论,并最终在反右中被划为右派分子,批评为反动学术权威、万能科学家,结束一切工作。划为右派之后,钱伟长被强迫劳动改革,先做实验室助理,扫地劳动一年,其子女被禁止上大学。后下放至农村,但其间他仍保持进行科学研究。红卫兵阻挡其进行研究,他就趁晚上把窗户堵上,彻夜苦读。
1964年他曾独立推得广义变分理论,论文投递给《力学学报》,但因当时他的右派身份而不予发表,直到1968年日本鹫津久一郎于《弹性和塑性力学中的变分法》一书中才提到类似理论,而直到1977年钦科维奇的《有限元法》一书中明白论述后才为人们所熟知,并引起世界轰动。当日本鹫津久一郎和钦科维奇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早他们六年提出该理论的钱伟长当时还在清华大学扫厕所……
一位著名的世界级的科学家被整整折磨了26年,等他1983年被中织部任命为上海大学校长时,已垂垂老矣,当局用他,也仅仅是利用罢了。不然,并非中共党员的他,为啥要中共组织部来任命?
钱伟长自己给自己下围棋,重复地下。自己与自己下,实际就是自已给自己谈,自言自语、自问自答、心骛八极、理极高深……人们都说他患了脑萎缩症,我却并不认为然。我想,钱老不断地自己给自己下围棋,而永远分不出输赢来,确定悟出了点什么?中国人,哪怕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这几十年来,我们不都是在给自己的“假想敌”下棋么?我们非要想出绝招,拿出绝杀,直至将逝世对方,围逝世对方而后快……殊不知那个对方,那个“假想敌”就是我们自己!——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我想,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变得聪慧—点,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自己跟自己斗呢?——于是我想,钱伟长并非患了脑萎缩症,他其实是在体悟一个真理,思考—盘更大的棋。这个真理就象这盘棋一样,它定会超出国界、超出时空,表现出一种“真如”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