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铁杆的力量不够大吗?非也!是它不懂得锁的心坎,所以无法打开。
想接近一个人,想让对方为我们打开心的大门,唯一的措施就是懂得别人,知道别人心坎的需求。常言说得好:穿别人的鞋,才知道哪一处挤脚。我们常常光是去料想对方的需要,而不去走近对方的心坎,这种情况下,对方需要什么,我们知道吗?
在前苏联这个国家还是广泛贫穷、购置任何东西都要排队的年代里,有一个穷人招待他来访的外国客人。他想把自己的家收拾干净,就在他兴高采烈地卖力打扫房子的时候,不警惕,突然“啪”地一声,竟然把唯一的一把扫帚给弄断了。苏联人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了,登时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他的几个外国朋友恰好也赶到了,看到苏联人望着这把折了的扫帚哭,纷纷上来劝告他。经济富强的日本人说:一把扫帚值不了几个钱的,再去买一把用不了几个钱的,何必哭得如此伤心呢!知法守法的美国人说:我建议你到法院去,控告制作这把劣质扫帚的厂商,让他赔偿你,就是官司打输了,你也不用出钱啊。浪漫成性的法国人说:你能够把这把扫帚弄断,阐明你的力量大啊,像你这么强有力的手臂我还没有,我爱慕还来不及,你又有什么好哭呢?实事求是的德国人说:来,大家想想措施,如何才干把这把扫帚沾合的和新的一样好用,我们都来想措施。最后,可怜的苏联人哭着说:“你们说的这些,都不是我哭的原因。我在想,明天我的去排队才可以买到一把新扫帚,这样的话,我就没有措施搭你们的车一起出去玩了。”
看看,那些人说了那么多,他们说的和苏联人想的一样吗?他们的话他愿意接收吗?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是这样,不明白对方的意图,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乱说一气,这样的我们能接近对方吗?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按照自己的习惯,本着自己的逻辑去推理断定别人的想法。这样我们如何知道对方的需要,如何走进别人的心坎?
每一个人都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独到的或者说固执的一面。我们在接近对方的时候,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放下来,真正地站在他的立场上为他想一想,看看他需要什么。将心比心,这样我们不就懂得了对方吗?我们不就和他很容易地沟通了吗?我们要本着对方的想法,知道他所需要的,给他所需要的,这样才可以走近他的心坎。
我记得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很烦他。我很忙的,不怎么顾得上和他在一起。他对于我的话,也是该答应的就答应,不该答应的他想怎样就怎样,我们的母子关系不是太融洽。很偶尔的一次,我心情不怎么好,孩子正好是周末,手里拿了一副扑克牌,说:妈妈,我们玩扑克好吗?我也是愁闷,就说好。我们玩那个“保皇上”,就是在对方输了的时候,要向对方也就是“皇上”进贡的。有一次我输了,只好把那张最大的“大王”进给他,这是在所有牌里最大的一张,我很不甘心呢,我想这下他必定很高兴。就说,这下你该满意了吧?谁知,孩子看我一眼,说:妈妈。我不想要这张。我抬开端:我已经把最大的给你了,你还不满意?孩子说:不是的,妈妈。我想要的不是这张。我有点不懂得,最大的都不想要,为什么?于是我问他;那你想要哪一张?孩子慢慢的说:妈妈,我想要你手上的那张六。因为我有了这张六就是四个六了,我爱好这个成双对的六。
我一下就明白了,本来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不必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我们是在为对方着想,认为我们把最好的给了对方。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所给予的是他想得到的吗?我们总是自认为是,让别人接收我们,可是不去想,我们是不是真的知道对方的需求?
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的心坎我们知道吗?很多的时候,我们很果断的。我们总是认为我们的付出已经满足了对方,是对方不懂得我们而已,是这样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