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一】
石林世界遗产地整体搬迁原住民调查——
石林景区搬迁原住民
43户村民状告县政府
石林的申遗路,走了17年。2007年6月27日,“中国南方喀斯特”项目终于在第31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通过,贵州的荔波、重庆的武隆和石林一同“捆绑”申遗成功。
五棵树村的村民没想到,他们的命运,竟和“世界遗产”几个字接洽得如此紧密。这个古老的自然村,是石林景区内唯一的村庄,拥有1000多村民,大多是撒尼人(彝族的一个分支)。去年3月27日,村民们突然收到了一份“搬迁公告”,请求村民整体搬迁。县政府给出的理由是:在申遗时中国政府曾作出承诺,3年内迁出核心保护区内居民。为此,43户村民将石林县政府告上法庭,请求法院确认“搬迁决定”违法,并予以撤销。
五棵树村是唯一一个散布在石林景区内的村。其实,让这个村庄不满的并不仅是政府的“搬迁令”,“土地”和“村委会”是村民们抗争和博弈的另外两个要害词。
到底石林申遗成功给这个村庄带来了什么麻烦?村民和政府、景区管理局之间有着怎样的恩恩怨怨?
博弈1:搬迁令
村民:石林县政府搬迁决定“违法”
突然收到的“搬迁公告”令村民们感到茫然:“政府不论实用哪部法律或法规,都应当与村民先协商。”村民普小莲说:“我们不属于核心区,而属于缓冲区!”争辩未果后,43户村民一同委托律师向昆明中院递交了诉状,将石林县政府告上法庭,请求法院确认“石林彝族自治县国民政府对石林五棵树村整体搬迁的决定”违法,并予以撤销。
石林五棵树村民毕小文(化名)站在摩托旁边,用力擦一擦汗,向记者讲述村里的土地怎样一点一点流失。此时他并不知道,村里43户村民状告县政府的事情,已经被法院告诉不予受理。
告县政府的原因,正像村民普小莲(化名)所说,政府没有征求过他们的看法,就下令村庄几百户人整体搬迁!“石林养育了撒尼人,撒尼人保护了石林。现在说我们损坏石林景观,我们委屈!”
政府:村庄紧接景区必须整体搬迁
对此,石林县政府外宣办主任张雪刚回应,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总面积350平方公里,一共有四级保护区,包含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特级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为核心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为缓冲区。五棵树和大、小石林景区就紧紧连成一片,属于一级保护区。所以,五棵树必须进行整体搬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