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与人之间外貌有美丑之分,但古人也强调人的内在美。《唐诗》中的《长恨歌》中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之句,就明白告诉人们外在的美丑并不重要。情感才是最可贵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就是告诉世人,只要有情义,对方不管外貌如何?在自己的眼里都是很美的。
不错,一些人(男女)的外貌,其中包含五官的比例,脸型,肤色,气质等会受到多数人的爱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婚姻,事业等方面没有这外貌优势的(男女)成功的还是很多的。战国时,一位名谟母的姑娘生得奇丑,却因她有超人的胆略和才干通过自荐,被国王纳为妃子并帮助国王治理好天下。
齐国贤相晏子也是身才矮小貌不出众。
三国时武侯的黄氏夫人据说也是一头黄发,相貌平平。因为有才有德成为武侯得力内助帮助武侯成绩蜀汉事业。
有史以来,因相貌自卑的人最出名的恐怕就是请替身的曹操了。三国时,曹操要接见外国使节,认为自己相貌不够英武就让别人打扮成自己。可是,这位外国使节的慧眼却看出了扮为侍者的曹操才是真正的好汉。
古人言:肤发受之父母。意思是那怕是一丝头发,一点皮肤都是父母给的,应敬而爱之不能轻易嫌弃,何况自己相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来梳妆画眉,施以脂粉,穿上华丽整洁的衣服,就是为使自己的外在形相在别人的眼里悦目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程度的不断上升,化装美容的产品,也多不胜数,人们对美容的认识和请求也不断的变更。
美容的内容也从原始的变为现代。原始的是表皮美容,现代的是本质美容。就是根据各人的请求,眼小的可以改大,鼻矮的可以填高,圆脸可以变长脸。
但是,一句古诗讲得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些人本来自己的相貌就五官端正,何必去转变自己的本来面目?就算相貌平常一点或有生理缺点的人大可不必自卑和在意。
如果说在美容的手术中对身材没的丝毫损害,不耗费过多的精力和金钱,这种行动也无可非议。
但是,刻意转变自己容貌的人们竟究是为什么?消息报道了一些人施以美容术后,呈现不良反应甚至毁容,所以,这种美容真是得不偿失了。
虽然屡屡有消息报道因美容而毁容的事件,竟不能引发人们的沉思。近来,消息又报道临沧的一位姑娘为了美容而要卖掉自己的肾,这种行动真是让人不不思议。在电视画面上看,这位姑娘也是长得五官端正,就算真的很丑,卖肾美容不是舍本逐末吗?
肾是人的重要器官,是基本,它关乎人的生命,一个人只有两个肾,且不能再生,卖了一个,万一另外的一个病了怎么办?
这位姑娘不惜动用基本,过火在意自己外在形象的思想,代表了当今社会思潮的一种偏向。不重视实际的,重要的,去寻求表面的,甚至有害的东西。
这位姑娘的这种思想,据心理专家讲:是心理崎形。从三国时的曹操请人作替身的行动和现代人不尊重不爱护自己的外貌都是心理崎形。
盼望这位姑娘在心理医生的开导下心理能早日恢复正常。也盼望其它心理崎形的人们能早日恢复正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