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马甲”也有虚拟人格
“网络虽然是虚拟空间,但每一个账号都有着自己的素质——哪怕是匿名,或者是马甲,也有自己的虚拟人格。”
调查中,有7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上的不道德行动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态度,多数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行动准则有较高的理性认知,并且在必定程度上赞成建立和保护良好的网络道德。
张提升说,大学生网民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群体,其网络接触和应用的观念、思想、态度、行动都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不断进步大学生网络应用的素养,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兰州大学消息学院副院长李惠民表现,进步大学生网民素质有一个过程,要从进步社会全民文化素质做起,循序渐进。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建议全社会共同努力创立绿色、有创意、安全的网络环境,推荐先进、优质、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建设绿色网络载体。“大学生群体要从自身做起,进步科学合理利用网络的才能和自觉性,合理把持上网时间,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避免在不良场合上网,并且要器重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的现实交换,不要把网络当成自己的情感寄托,从而充分应用现代网络优势,把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网络新国民’。” 本报记者 张春丽 本报通信员 刘文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