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苏州6月12日电(周建琳 赵龙)上海世博会第二场主题论坛“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12日在苏州揭幕,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论坛上说,中国要让文化遗产拥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必定使城市更美好。
“各个时代的文化遗产就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沧桑岁月。保存下文化遗产才干使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干使人类的发展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才干使城市散发出历史的魅力和时代的光荣。”单霁翔认为,当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范围和速度展开,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特点保护面对种种问题和挑衅,每一座城市都必须以文化战略的进行审视,从全局的和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期得出正确的创新理念。
2006年6月10日中国设定首个“文化遗产日”,由国家断定文化遗产日,单霁翔认为,这显示出当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认识高度,也开端了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性转折。
他指出,当前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方面,也浮现出六个趋势:从文物保护器重文化要素的保护;从器重静态遗产保护向器重动态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从器重文化遗产的点、面的保护已经扩大到空间范畴广阔的大遗址、文化线路和系列遗产;从器重古代文物,到器重二十世纪遗产、当代遗产保护;从器重过去宫殿、寺庙、教堂、纪念性建筑,到今天器重反应民间普通大众生活的建筑保护;从器重物质要素的文化遗产保护,向今天同时器重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方向发展。
“2970多座博物馆遍布全国,47000人正进行着史无前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92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相干数据已经汇集……”单霁翔罗列的这一系列数据,展现着当前中国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的努力。他表现,当前,中国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特点保护处于最紧急、最要害的历史阶段。
“今天没有必要担心列入保护的文化遗产数量太多,和全球人类的共同需求相比,和我们子孙后代的需要相比,今天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上可供我们保护的文化遗产已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单霁翔提示,必须争分夺秒地为当代,更为后代子孙,把更多的文化遗产列入保护之列。(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