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五彩斑斓的,所以,文学作品反应时代特点、展现时代风貌,就自然而然的顺理成章了。那么,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这个社会特点在文学作品里,就愈显突出。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三位一体”构成了社会,缺一不可。因而,文学作品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就必定融合其中。“纯文学”概念的提出,我认为是没有丝毫道理的。我曾经写了一篇《关于文学提纯的不同见解》一文,对“纯文学”的提法,给予了否定。
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学作品的问世。包含神话、玄幻作品在内,都是有必定生活基础的。凭幻想象,也是因为有生活基础。这个世界,真正超凡脱俗的人有吗,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审视这个世界,我们只能信任科学,信任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在现实社会里,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完一个人一生,作者用笔书写人生,这就形成了文学作品。
现实生活的主角是人,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所以,文学作品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离不开人。因而,文学既人学,文品既人品,这样的提法就近乎合理了。说文如其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弊病。透过文字,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影子,尽管含混不清,毕竟还是看到了影子。近日,有个文友问我,说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写不出来。我说,还是对生活不留心,因为,留心处处是文章啊!一个人的心情,的确很重要。心情好了,处处留心,想不写都不好使。
近一年了,由于心情波动,我的长篇小说《林海雄鹰》始终没有更新。前几天,还看到有人在收藏。我认真想想,真是对不起读者。从爱好文学的角度,尽管不是为了成名,那也应当善始善终。没有了写下去的心情,这是真的。心里的故事,被损坏的无法展现。这,也是生活,是失去了文学营养的生活。无端的困扰,不停的折磨,会使人心律憔悴,无心去想象浪漫和安闲。这样的心态,怎么去创作小说啊。
所以,我说文学的基础是生活,基础没有错。我信任大多数写手都明白这个道理,在你仔细观察生活的时候,就会发明,生活里有很多值得书写的课题。什么是文学作品,用笔记录生活,就是文学作品。虽然有好有差,但都是文学作品。作品问世,就会有人评论,批评也是正常的。可是现在的文艺批评,很多不是针对作品,而是针对人,这就自然形成了口水战,有的出口成脏,严重玷污了文学范畴的圣洁和高雅。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艺术,就是圣洁高雅的艺术。好的作家,和好的教师一样,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在文学创作范畴,能做到“眼勤、腿勤、手勤”,在控制行文章法的基础上,认真加工收拾,就会不断产生好作品,博得宽大读者的认可。个人浅见,欢迎领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