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机会
必须积极开展产业计划和布局,保持“内容对接、平台开放、终端多样、标准兼容”的产业发展原则,加快内容整合以及相互对接、电子书内容平台建设和终端解决计划优化
文/《瞭望》消息周刊记者陆文军
尽管电子书市场具有宏大的潜力和广阔的远景,但是目前相较于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终端市场,手持浏览器用户数量依旧有限。要想推动电子书产业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用户需求。当前阻碍电子书市场扩大有三大瓶颈。
一是内容资源供给不足。
内容是电子书产业链中的核心。上海世纪创荣数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顾问陆纲认为,没有强盛的内容支撑,浏览终端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根据《2009电子(纸)浏览器测试报告》分析,国产手持浏览器往往重视功效的丰富性和对开放内容资源的适应性,而国外品牌更重视对内容资源平台的建设,并缭绕其资源平台设计制作自己的产品。当前国内电子书的内容资源非常有限。无论是预置到终端设备的图书,还是可供下载的网络在线平台,内容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许多读者想看的经典书、畅销书难以找到,也无法通过电子书终端浏览。
导致电子书内容资源匮乏的原因,是当前数字版权保护和商业模式不完善。要丰富电子书的内容资源,必须大力推动出版产品的数字化,图书的数字版权问题无法回避。目前出版商等内容供给方在数字版权上的收益,多来自数字版权分期买断或与终端制作商、通信运营商收益分成的模式。相较于终端设备商和通信运营商,出版社的收益十分有限,内容方的市场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担心数字版权的出售会冲击既有纸质图书的销售,部分传统出版社对于数字图书出版还持张望态度。
二是缺乏统一共享的内容平台。
参照国外电子书产业发展经验、数字图书版权运营模式,应建立一个共享的开放式平台,供版权商和读者自由交易。只要格式支撑,版权方可以向任何终端用户供给付费下载。目前,由于数字版权保护不完善以及出版社之间存在的内容竞争,下降了出版商推动共享平台建设的积极性。许多电子书的终端制作商为销售产品,各自建立不同的内容平台,比如汉王书城、EDO文库等。许多通信运营商不满足于只作为通道,也开端参与平台的竞争。电子书高低游产业市场范畴交叉,各自为政,导致内容平台缺乏统一管理,制约了共享开放的平台建设。
三是终端价格偏高,浏览体验未能让用户完整满意。
目前国内各类手持电子书浏览器市场售价一般在两三千元左右,超出了许多普通花费者的心理蒙受价位,大部分花费者期望电子书终端的价格能在千元以下。因此,当前电子书花费者大多将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而很少有人将其看作日常学习工具购置后自己应用。此外,许多花费者担心电子浏览器辐射强、屏幕不够清楚、长时间浏览易导致视疲劳等,依旧偏向于浏览传统纸质书报。
中国要想抓住全球电子书产业快速发展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必须积极开展产业计划和布局,保持“内容对接、平台开放、终端多样、标准兼容”的产业发展原则,加快内容整合以及相互对接、电子书内容平台建设和终端解决计划优化。
首先,加大数字版权保护,加快传统出版业内容与终端对接。上海世纪创荣数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顾问陆纲认为,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实用于数字出版范畴版权保护的相干法律法规,加大内容版权保护,切实保护权利人利益,进一步完善电子书产业版权保护环境。同时,行业内应建立服务平台,先协助传统出版书解决内容转换问题,进而共享终端市场。目前,上海市已建立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以加快中国数字出版标准化建设过程,推动中国传统消息出版企业实现数字出版的战略转型。此外,还要积极摸索电子书行业合理的商业模式,推动盈利方法从目前的硬件利润向付费浏览转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