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美文欣赏 > “小”与“老”

“小”与“老”

时间:2010-06-15 16:11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小王”“老李”之类的喊声,时常敲打着我的神经。也许有人认为这种称呼比较亲切,但仔细想来,总感到少了一些对他人的尊重。
  据《现代汉语词典》说明,小:【4】年纪小的人。老:【1】年岁大的人(跟少和幼相对)。可见,倘若能够正确断定出一个人的年纪大小的话,如此称呼倒也罢了。现实生活中弱冠少年和耄耋老人是“小”是“老”想必不会有人弄错,但是,多数情况下,人的长相与其真实年纪并不相符。更何况由于现代人的生活程度以及某些人的自身保养程度日渐进步,人的年纪界限越来越含混了。走在大街上,年纪轻轻便面相老成的人和岁数已大但面容少相的人比比皆是。若是有人在同一场合称一位年少面老者“老李”、而称另一位年老面少者“小王”,那成果便是,前者很为难——难道我已经老了?后者不服气——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小?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年轻人自装老成和年老者偏要装嫩,这是另一种心态,另当别论。
  看来,问题不在于这种称呼的对与错,而在于应用的对象是否合适。如果彼此不是很熟,又无法凭其面相来正确的断定其真实年纪,还是少用为好。我感到,在不能断定其年纪或明知其年纪比自己大时称“王师傅”“李老师”最好。断定年纪比自己小者,两个字的直呼其姓名,三个字的去其姓而仅呼其名显得更亲切些,当然,称其“王师傅”“李老师”会显得更加尊重。至于复姓或其他特别姓名,称其“欧阳师傅”“上官老师”总比“小欧阳”“老上官”强多了吧?
  忽然想起古人来了,古人大多在谦称时才用“小人”“小可”“小子”“老朽”“老夫”“老拙”等,而对他人的尊称更是令我辈五体投地。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称呼比自己年纪小者为“兄”而自称“弟”了,随便捧起一本古典文学名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他人的尊重和自身的谦卑。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孩子小的时候,称其乳名显得更加可爱。但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甚至更早),再叫乳名就感到有点不尊重他了,正所谓“儿大三分客”。在乡村,任你走遍大街小巷,也不会听到“小王”“老李”这样的喊声。不论同姓家族之间还是异姓家族之间,也不管年老还是年少,更不论本家还是亲戚,皆按辈分相称。“大老爷二奶奶”“大叔二婶”“二哥三姐”“大舅二姑父”“二姑三姨”“他大叔他二婶”“他大姑他二姨”……飘扬在莱芜乡村的农家小院、田间地埂,于是,农人们耕耘着亲情收获了尊重。
  然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是不可能论辈分的。更何况,城里人大多是文化人、有钱人、有权者。于是“小王”“老李”不绝于耳,回荡于高楼大厦之上、车水马龙之间。在单位里,“小王”“老李”用于同事之间互称是平等,而用于头目称下属则是语重心长:“小王啊———”。但是,我很少见有人称比自己年轻的头目“小王”或比自己年长的头目“老李”的,必定会恭敬地高呼“王局长!”“李科长!”。由此可见,官本位意识对人际关系的渗透已达极点。
  猛然想起几年前在莱芜日报上看到的一篇采访,写的是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多年的莱芜老乡赵鸿安。据老人讲,毛泽东从不称他“小赵”,而是称“赵鸿安同志”!一代伟人尚且如此,不知头目们有何感想?

相关阅读
  • 敢与魏忠贤单挑的明末小牛女
  • 小议萧规曹随
  • 钱老辉煌而又光荣的一生
  • 本创杂讲《给老公一个自由吸吸的空间》
  • 鲁镇:鲁迅存心挨制的一座江北仄易远风小镇
  • 小故事,大启迪
  • 别小看工作
  • 若东莞警方举办网络小说大赛《在东莞》能再入围吗?

    • 上一篇:我为什么不敢报案?
      下一篇:满城尽是黑丝袜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