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美文欣赏 > 让山的慎重中融入水的灵动(4)
让山的慎重中融入水的灵动(4)
时间:2010-08-15 16:14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例1采用“斜阳”“毫不留情的胡风”“渐渐消散的西山余晖”等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情境,用“吹白了的青丝”“吹裂的红润的嘴唇”等肖像描写烘托楚胡地气象的恶劣,并融入“孤寂”“安静”“祝福”“祈祷”等一些饱含深情的词语——诸如此类的一些描写和抒情,活泼有力地论证了王昭君对民族大义的坚守和传递,使文章很富有说服力和沾染力。
例2在论证陶渊明旷远淡泊的情怀时,有意融入了“隐居农舍俨然,错落有致,绿荫罗堂前,翠竹荫后檐,一切都是那么淡然安详。偶见家畜穿梭于舍间小道,更添情趣”等田园风光的刻画,如此便更能映衬出陶渊明在浮世中追逐淡泊人生的处世之道。
例3突出的是对梅兰芳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他喂鸽子,每天仰望长空,双眼紧随着飞翔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随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最终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有如一汪清澈的秋水,熠熠生辉——这些描写都足以印证梅兰芳锲而不舍的拼搏精力和为了达到幻想从不轻易说“不”的坚韧品德,起到了一般泛泛叙述很难收到的功效。
五、多点切分
多点切分即将要引述的事例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进行机动切分。如:
1、她,凤凰卫视的一个战地记者,一个弱女子,却用肩膀扛起了众人注视标重任。在那些道貌岸然却临危退缩的人面前,她用生命和誓言蒙受了常人认为不该蒙受的重压。硝烟弥漫,战火冲天,是她,闾丘露薇,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向全国观众展现了最新最真实的消息材料。她用镜头直面现场,用英勇直面危险……当她站在“全国十佳青年”的领奖台上,人们又看到了那熟悉的笑容,一个诠释着英勇、执着的微笑,一个举重若轻的纤纤身影!给生命一个英勇的微笑,敢为人之不敢为,去化解心中的那团迷雾,为自己,为他人开辟一条平坦广阔的新路。(2005年高考江西卷满分作文《给生命一个笑容》)
2、在生活的艰苦挫折面前,我们不要轻易说不。生活中难免风风雨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风雨洗礼后人才干变得更加刚强。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李丽一生多灾多难,但她从不向艰苦低头,从不对挫折说“我不行”,她捧着不轻易说“不”的信心,与刚强携手同进。身材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之歌。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收、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因为不轻易说“不”她摆脱了心灵的暗影;因为不轻易说“不”,她冲出艰苦的重围;因为不轻易说“不”,她成绩了人生的光辉。所以当遇到艰苦和挫折时,请不要轻易说“不”。(2008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以上两个论据,既没有先叙述事例后再进行议论,也没有先议论后再引出全部事例——这样的话容易将事例和议论截然分成两个板块,造成行文的呆板,它们是把一个相对完整的材料切成几小块,边叙述边进行议论分析,夹叙夹议,这样切分的话既便于针脚绵密地进行分析论证,又能造成行文的变更。以上标注“——”部分为叙例部分。
六、换点称呼
一般议论文论据的叙述都是采用第三人称,客观而朴素,但也容易造成面无表情、呆板生硬的局面,如果能变更一下,适当换用一下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到,而且其间那种文本对话交换的情境会使论据在表情达意、喻事明理上更富有沾染力和说服力。比如以下两例:
1、我是你过河的桥,我是你乘凉的树,我是你风尘仆仆那间歇脚的屋。只要你快活,只要你幸福,只要圆上了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眸一笑,我就很知足。丛飞,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真正的无私者,他把爱传递给别人,不计较别人爱的回馈,这是他精力充裕之处。(2007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魂兮,归来》))
2、又是谁,爬雪山,过草地,艰巨无比,却又一路高歌?是红军,一个个好汉。有多少次你们倒下又爬起?有多少生命长眠在这漫漫的征途?可是你们不惧逝世亡的魔爪,只为自己的幻想而前行。在这漫漫无际的暗影下,你们坚信光明在前方。人生也许正如长征,在我们的前方有雪山,有沼泽,我们和不能像红军一样,鼓起勇气,笑对挫折?看吧,成功在招手!(2010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人生——光影交错》)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化漫谈:(一)文化与文明
下一篇:唯有骂人最轻松——答“败叶”先生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