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官不必怀疑,本文所涉何事,自有交代,先从题外话说起。取名字改称呼,这当然是再简略不过了。13亿中国人,都有个堂堂正正的名字,谁也不会把狗和猫的称谓抢过来往自己头上栽。不过,话不能说绝了,在旧时代,民间识文断字者不多,生儿育女,总要个称呼,搜肠刮肚,也风雅不到哪里去,好在名字就是个符号,随便对付得了,于是,阿狗阿猫的名字也应运而生。名字本无定规,为所欲为,但也要说得过去,出格总不能出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娄阿鼠、黑腰狐、花蝴蝶都有人叫,都可用作人的称呼,但并不能说,取名可以肆意为之、在动物世界中随取随用,偏偏那“乌龟王八”就没有人用作人名。后来发展到网名,自由度更大。有从经典名句中借来,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如:“天低吴楚”者。有从名句中改一两个字,“点化”而来,或化腐败为神奇、或变经典为风趣,如“但愿人藏酒”,这些当然都是文人雅事,但凡“点化”者,多少要点功力。如果把“一帘幽梦”“点化”成“一脸幽梦”,会使人感到是睡不醒的倒霉觉,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有时,引车卖浆想附庸风雅,在“文人”的游戏中去过把风光瘾,成果弄巧成拙、反而露了破绽。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近来,得见一网名:“秋风扫败叶”,令人哑然失笑。沉默之下,想来,此名或许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无意间的错别字,将“落叶”误为“败叶”,其二是,从常用词语中“点化”而成。前者的可能性不大,落与败相差何其远,小学生亦不会错到这个地步。后者又匪夷所思,有正常推理才能的人均不会如此。“败叶”何为者?残枝上尚未扫落的枯叶。从生存状态说,生命已经委缩,只剩腐败的残躯,秋风连这种东西都不放过,一味地去“扫”,只能对付没有生命的残躯,这“秋风”难免显得无能、无聊与下着。而从时令说,夫败叶者,冬天乃产生。树叶也请求生,熬得过秋天熬不过冬天。秋尽时,还不是决定胜败的日子,落叶尽扫,只剩残枝残叶,熬到冬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直到打煞不住时,生命才偃旗息鼓,此即败叶,悬于枯枝之上,枯枝败叶并提,就是这个道理。此时,秋风已寿终正寝,让位于寒风了,闲事再管得宽,也已遗恨黄泉、鞭长莫及了,在哪里去扫冬天的败叶?说到这里,笔者要阐明的是,此公的程度已昭然若揭,有一句俗话说的什么来着?被其一语道破的此公能吐出什么,也就不问可知了。
事出有因,拙作《莫使文章成文脏》在本站杂文栏推出后,苛蒙多位文友认同与鼓励,本人诚惶诚恐,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且对文友们的见解,殊多赞成,即便是有以扔鸡蛋表现反对者,亦当作正常现象。不料有号称“秋风扫败叶”者,看得眼热,也来挤闹热,而其高论,却以谩骂的方法为“文”,污秽不堪,今录之于后(全文粘贴过来,并无片语只字错误):
“一个小偷偷了你的钱包还正好让你抓了个现行,然后你开端语重心长地去教导那个小偷,可你没想到小偷不但丝毫不令你的情,相反还对你拳脚相加,而小偷的一帮流氓同伙在旁边看热烈的同时还不忘往你身上扔砖头,甚至还把你的祖宗八代都拎出来奸尸,这时你忍不住了就用刺耳的脏话骂了小偷几句,而碰巧围观的人中有爱好“曰”的文人,他对小偷及小偷同伙的嚣张跋扈之行动几乎视而不见,却对你说过的脏话耿耿于怀怒不可遏,甚至在大庭广众在口诛笔伐你没有素质拉没有修养拉之类,这时你会作何想呢?换了我,我就会对那个爱好“曰”的蠢货说一句:“滚你妈的蛋,这儿没你的事儿,哪儿凉快哪呆着去!”也许,这就是文人,是非不分善恶不变的同时专爱干些狗扯羊皮的勾当还自认为是包公再世且正义凛然。”
“败叶”先生(恕我不用全称,如果我用全称,人们会误认为我连常见词语都会写错)有两个爱好:骂人和写错别字,纵观此文,黄口小儿而已,底本不屑一顾。后来一想,“瓜棚豆架雨如丝”时,秋坟里的鬼怪狐仙、邻里乡间的偷人养汉都可以作谈资,无聊之下,何妨以此公此文为题,与文友们笔侃,不亦乐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