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唯有骂人最轻松——答“败叶”先生

时间:2010-08-15 16:1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情理通处文理通,识文断字基础功,设若笔杆难使唤,唯有骂人最轻松。
  看官不必怀疑,本文所涉何事,自有交代,先从题外话说起。取名字改称呼,这当然是再简略不过了。13亿中国人,都有个堂堂正正的名字,谁也不会把狗和猫的称谓抢过来往自己头上栽。不过,话不能说绝了,在旧时代,民间识文断字者不多,生儿育女,总要个称呼,搜肠刮肚,也风雅不到哪里去,好在名字就是个符号,随便对付得了,于是,阿狗阿猫的名字也应运而生。名字本无定规,为所欲为,但也要说得过去,出格总不能出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娄阿鼠、黑腰狐、花蝴蝶都有人叫,都可用作人的称呼,但并不能说,取名可以肆意为之、在动物世界中随取随用,偏偏那“乌龟王八”就没有人用作人名。后来发展到网名,自由度更大。有从经典名句中借来,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如:“天低吴楚”者。有从名句中改一两个字,“点化”而来,或化腐败为神奇、或变经典为风趣,如“但愿人藏酒”,这些当然都是文人雅事,但凡“点化”者,多少要点功力。如果把“一帘幽梦”“点化”成“一脸幽梦”,会使人感到是睡不醒的倒霉觉,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有时,引车卖浆想附庸风雅,在“文人”的游戏中去过把风光瘾,成果弄巧成拙、反而露了破绽。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近来,得见一网名:“秋风扫败叶”,令人哑然失笑。沉默之下,想来,此名或许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无意间的错别字,将“落叶”误为“败叶”,其二是,从常用词语中“点化”而成。前者的可能性不大,落与败相差何其远,小学生亦不会错到这个地步。后者又匪夷所思,有正常推理才能的人均不会如此。“败叶”何为者?残枝上尚未扫落的枯叶。从生存状态说,生命已经委缩,只剩腐败的残躯,秋风连这种东西都不放过,一味地去“扫”,只能对付没有生命的残躯,这“秋风”难免显得无能、无聊与下着。而从时令说,夫败叶者,冬天乃产生。树叶也请求生,熬得过秋天熬不过冬天。秋尽时,还不是决定胜败的日子,落叶尽扫,只剩残枝残叶,熬到冬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直到打煞不住时,生命才偃旗息鼓,此即败叶,悬于枯枝之上,枯枝败叶并提,就是这个道理。此时,秋风已寿终正寝,让位于寒风了,闲事再管得宽,也已遗恨黄泉、鞭长莫及了,在哪里去扫冬天的败叶?说到这里,笔者要阐明的是,此公的程度已昭然若揭,有一句俗话说的什么来着?被其一语道破的此公能吐出什么,也就不问可知了。
  事出有因,拙作《莫使文章成文脏》在本站杂文栏推出后,苛蒙多位文友认同与鼓励,本人诚惶诚恐,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且对文友们的见解,殊多赞成,即便是有以扔鸡蛋表现反对者,亦当作正常现象。不料有号称“秋风扫败叶”者,看得眼热,也来挤闹热,而其高论,却以谩骂的方法为“文”,污秽不堪,今录之于后(全文粘贴过来,并无片语只字错误):
  “一个小偷偷了你的钱包还正好让你抓了个现行,然后你开端语重心长地去教导那个小偷,可你没想到小偷不但丝毫不令你的情,相反还对你拳脚相加,而小偷的一帮流氓同伙在旁边看热烈的同时还不忘往你身上扔砖头,甚至还把你的祖宗八代都拎出来奸尸,这时你忍不住了就用刺耳的脏话骂了小偷几句,而碰巧围观的人中有爱好“曰”的文人,他对小偷及小偷同伙的嚣张跋扈之行动几乎视而不见,却对你说过的脏话耿耿于怀怒不可遏,甚至在大庭广众在口诛笔伐你没有素质拉没有修养拉之类,这时你会作何想呢?换了我,我就会对那个爱好“曰”的蠢货说一句:“滚你妈的蛋,这儿没你的事儿,哪儿凉快哪呆着去!”也许,这就是文人,是非不分善恶不变的同时专爱干些狗扯羊皮的勾当还自认为是包公再世且正义凛然。”
  “败叶”先生(恕我不用全称,如果我用全称,人们会误认为我连常见词语都会写错)有两个爱好:骂人和写错别字,纵观此文,黄口小儿而已,底本不屑一顾。后来一想,“瓜棚豆架雨如丝”时,秋坟里的鬼怪狐仙、邻里乡间的偷人养汉都可以作谈资,无聊之下,何妨以此公此文为题,与文友们笔侃,不亦乐乎。

相关阅读
  • 黄先生,你可以在牢狱中安心度假了
  • 与金池先生论“德”
  • 舍缘微香:请方舟子先生不要再打假了!
  • 有问不必有答
  • 与杜老先生商议名利和修养的关系
  • 关于择校的18个模仿问答
  • 答友人关于婚姻生活的问题
  • 提问比答复更可悲

  • 上一篇:让山的慎重中融入水的灵动
    下一篇:文化漫谈:(二)文化的传统与现代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