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工作岗位后,开端与公家的文字接触(简称“公文”,以此差别于“老公的文字”,哈哈!)才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事关全局,事关前途,甚而事关恋爱事关婚姻事关奖金事关声誉事关房子。能写的人在公职岗位上占很大的优势,写字好的人,写文章好的人在单位一般都是奇货可居,很俏,真的很俏。既获领导青睐,又让娇妻骄傲,有时会几个单位几个领导抢一个人。(嘿嘿,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经过我多年跟在“博士后”的推演、盘算、论证,扣除礼品礼金因素,终于求证出机关“人才”盘算公式:
笔杆子=人才
笔杆子+勤快=中级人才
笔杆子+勤快+听话=高级人才
笔杆子+勤快+听话+打小报告=特级人才
笔杆子+勤快+听话+打小报告+奉承奉承=超级人才
笔杆子+勤快+听话+打小报告+奉承奉承+为人好=顶级人才
这其中,“笔杆子”是提取的公因式。可见,会写点公文的人在机关好生了得。
我刚到机关时,就常常听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们说(有点像乞讨时羞羞的呻吟),谁谁谁能写,谁谁谁是哪个单位的“第一笔杆子”云云。甚为苦恼甚为崇拜甚为自卑,低等文官特别是刚工作的低等文官是好可怜好可怜的,呜呜。
工作一段才慢慢揣摩出其中的奇妙:先辈靠剪刀,后继靠网络。
公文必须抄!公文必须认真的抄!公文必须为领导着想的抄!公文必须会抄!
有时找到一篇好的“模特”,会很佩服这个“原作者”,稍加装修、拼凑就会得到领导的观赏同事的尊重。(提示你一句,会抄不会抄的第一要务是把单位、数字、地名等变过来,如“省”变“市”、“厅”改“科”、“前年”改“今年”等等。我有个熟人在乡镇工作,为乡长写稿时在网高低载了一篇某某省长的讲话稿来凑数,少改了“省”字,害乡长在上级领导及下级面前出丑,他也被打压被嘲笑几年不能抬头。)
有时听领导讲一些有新意有创意的话,我也会很佩服,也会感到在他后面屁颠屁颠的那个小秘书好厉害好厉害哦。有一次一个同事无聊了把领导讲话中有意义有创意有新意有玩意的段落上网搜索,发明出自全国各地,上至中央部办委局下至七站八所居委会,但领导爱好,听众听得进去。(再提示你一句,公文会抄不会抄的第二要务是“东拼西凑”。这样的利益有三:一是领导不易发明,受众容易上当;二是博取百家之长,文章确定出彩;三是天天向你(原作者)学习,我好天天向上。)
公文的作者因为职业原因,心态要比文人好些。本身就不能落自己的名,著作权都是领导的,甚而不是个人的,而是领导集体的(如在某某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什么决定什么规定什么通知等等。)秘书等职业就是给别人或团队写文章,不落己名是职业请求,是饭碗所致。
某秘(特别注释:男。)上命作文,获誉,忘形,或告诉同僚。悉,弃而不用。悔不当初,如怨妇终其一身。(作大悲状。)
(最后提示你一句,公职人员千万别说某某的讲话是我写的,切记,切记。)
反正不能落自己的名字,有人抄自己的文章反而证明自己的程度和才能,我被抄,我时兴;我被抄,程度高;我被抄,粉丝靠。
邂逅“抄丝”有时也是件很快活的事。我上文学网站不到两月,发了几篇胡打乱说的文字,无意中发明其他网站变成别人的名字或“佚名”转载了,当时那个开心呀就别提了。他(她)不观赏你就不会冒你的名字、偷载你的文章了。观赏就是某种崇拜,次品谁假冒呀?
被抄袭心里都有点闷闷的。但一想到“抄丝”爱好你这篇文字才会抄你的,也会很开心。可能作家、诗人等与我辈这种偶然上文学类网站的“小混混”心态不一样,“版权”、“知识产权”侵害确实不能容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