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可鉴。曾策划“河南3.6亿巨奖侄子广州招万名老乡回家庆祝”、“少年以逝世相逼李宇春隆胸”的网络推手“金泉少侠”,最近因文字加工并大批转帖一组名为《深圳流浪汉当街强奸疑似精力病女》的照片,被公安机关根据《中华国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法》第四十二条,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条文,拘留了三天。
-观点
若不逾越法律
可宽松看待
暨南大学消息与传播学院王天权副教授认为,这些网络推手都是有利益推动,从上游的策划者、被炒作方、到中端的传统媒体跟进扩大效应,发帖公司炒作,最后下游的水军履行海量发帖,环环相扣,每一层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者得到名誉上的提升。而这些网络推手又往往以比较猎奇,夸张的情势展现,引起别人的关注。如果每一个环节都没有触犯伦理的底线,法律的条文,大可以用比较宽松的态度看待这种营销现象。他表现,即使是凤姐的惊人言论,也是一种默认的议题的夸张化,引人关注,“其实就像最近一个媒体调查所说,六成的女生愿意嫁富二代,只不过凤姐说得更加夸张而已”。
王天权认为,以最终获利为目标并不可怕,但需要把网络推手这样一个新兴的营销情势制定一个游戏规矩,大众,有知情权,网络推手可以,但需要让每一个环节都透明化,在营造热门的同时,即使让网民知道是炒作也不反感,没有被欺骗的感到,当然这需要网络推手的创意更加奇妙。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杨飞认为,大可不必视网络推手如洪水猛兽,“网络推手制作的消息,不是头条和焦点,充其量是娱乐一下大众,无伤大雅。”他认为,其实现实中的名人,哪个没有商业利益在其中呢?网络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很多名人背后都是有必定的利益在支撑的,网友不要太傻太天真。
“炒作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包含很多广告、推广,只要过一点,就游走在真实与虚伪的边沿。再说,很多炒作,之所以成功,可能因为它应用了一些小技巧、小智慧,但是最基本的是因为它触到了社会的痛点。”杨飞说。
“大众媒体应当承担守门人的角色”,北大消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留心到,现在很多网络热门需要传统媒体二度炒作,阐明他们还需要传统媒体推波助澜,“但一些媒体却被网络牵着走,从某种程度上说,丧失了自己的公信力”。他呼吁,网上辨别信息真假,对网民而言,是一种挑衅,而对于消息从业人员来说,应当是必备条件。
“最重要是不能触犯法律”,专家们指出,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网络营销的针对性法律规范,连新近出台的《中国互联网状态白皮书》里面说到对网民言论自由,知情权方面的内容,也没有涉及网络营销。但在广告法里的关于虚伪宣传、互联网相干法律和民法里面有关侵犯隐私等条文都可以束缚。
-案例
凤姐整容策划
只花5万元
今年3月底,因开出极为苛刻的征婚条件而走红网络的罗玉凤高调到广州某医院接收整容手术,并向媒体发布时雷语不断,声称“自身条件举世无双”,“非海归不嫁”。不管整型后果是否如此惊艳,但一轮高调亮相之后,凤姐带动该医院人气急升。
这一事件的幕后推手是广州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据策划该事件的总经理刘先生介绍,公司受该医院委托做事件营销,刘先生在第一时刻想起了“凤姐”,跟医院做沟通后获得了确定,于是辗转找到凤姐。其后运动经媒体曝光之后,几乎世人皆知。医院方面说:“曝光率的提升是几何级别,就某视频网站的一个凤姐整容的视频,已经有1000多万的点击率,这是任何一个传统媒体都无法做到的。”
刘先生称,事实上医院只给了现象传媒5万元的推广费用,用于嘉宾和媒体的邀约,凤姐来回机票、住宿,运动制作等费用大概3万元,最后公司的收益是2万。当然现象传媒也给了凤姐数万元的邀请费,“我们在各个论坛、相干博客、视频网站发的帖子大概只有35帖,其余都是靠策划的轰动效应,引起网民关注的。”刘先生认为,这种以策划为主,网络推手为辅的方法,是网络营销里面比较高端的做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