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泽
上市前夜的职工、PE突击入股,上市解禁之后高价卖出。轻易就可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晨光生物目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它距离获得暴利还需要通过今天发审委这一关。
不过类似晨光生物的这种情况今年以来并不少见。舆论和市场更是将焦点聚焦以此为主业的PE/VC身上。
南京一投行人士认为,由于一二级市场存在巨大的价差,通过上市前突击持股而获得暴利的现象也的确有很多。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还在于新股定价太高。通常情况下,PE/VC投资估值为5~8倍,公司内部股权激励价格通常与净资产相当。但在二级市场上,中小市值公司估值可以达到40倍甚至更高,巨大的价差自然会吸引来投机资金。
该人士同时表示,单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拟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引进战略投资者,给予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一定股份都是正常行为,甚至有利于公司发展。
引进战略投资者,通常可以解决公司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资金、管理、渠道等。这些是PE/VC的强项,而PE/VC也正是靠这些吃饭。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司治理可以更规范,长远来看对公司有益。
与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分享股权,这对公司来说也有帮助。这其实是一种股权激励,通过这种方式,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性更强、提升业绩的积极性也更高。通过二级市场来为他们的股份进行增值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
该人士认为,之所以当前市场普遍关注突击入股,这应该与中国具体情况有关。去年IPO开闸,尤其是创业板推出以来,众多中小公司得以上市融资。这是令市场如此关注突击入股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认为,当前只是一个特定时段,未来市场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度会有所降低。
另外,去年以来IPO的公司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居多。它们的共性是成立时间普遍都不长,因而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激励都是集中在最近几年。而中国PE/VC发展时间更短,很多公司都是2007年前后成立,因而它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2007年之后,这又造成扎堆现象。
上海一知名律师事务所律师也对记者表示,突击持股只要企业履行正常的工商登记,就不存在法律障碍。要想杜绝上述暴利的现象,更多的还需要政府部门以及媒体的监管和监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