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
“投资相当于炒菜,我们做的就是把菜买回来、洗干净,然后告诉投资者这是萝卜,这是青菜,投资者直接炒就可以了。”说起分析师的工作,中信建投的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用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在全部采访中,他的各种比喻层出不穷,晦涩难懂的宏观经济在他口中就成了炒菜、踢球、钓鱼这些简略好玩、家长里短的事情,“把高深的思想用一种大家都能接收的方法通俗地表达出来,这是我寻求的目标”。
推荐浏览
- 广州今年首批限价房开卖遭抢光 谢国忠:世界经济开端二次探底 民航中南局局长刘亚军卧轨自杀股市造富二代 4名80后变亿万富翁 世界杯30大最美貌球星太太(组图) [微博]郎咸平的书有大问题
- 中国男子跆拳道瞄准最后机会 李来刘哮波重装出击
- 私募基金经理:中小市值股票今年仍有机会
- 华安创新基金经理:寻找转型期成长机会
- 流动性充裕造就结构性牛市 中小板综指大涨18.97%
- “超级网银”催动超级机会 信息安全类股先受益
- 周期性行业获青睐 上证周期ETF现双重套利机会
- A股结构性分化越发凸显 基金弱化加仓力度
- 华商盛世孙建波:汽车股具有必定投资机会
抬头看路:关注分配和结构调剂
“做投资首先要把方向看明白,即所谓的'抬头看路’,而不是一味地'低头拉车’。我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变,全部宏观研究都要转变,投资逻辑也要产生转变。”
“现在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应当是结束腾飞、走向成熟的阶段,相当于人到中年。这意味着经济增加速度必定会下来,我们之前的基于增加为惟一背景的投资逻辑就要产生一些转变。另外,在前期高速发展中累积的一些问题也会曝露出来,比如资源过度耗费、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泡沫、收入分配不均、国际抵触等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今后的投资逻辑要更多地转向分配和结构调剂。”
路在何方?路在分“蛋糕”,而不在做“蛋糕”。因此魏凤春认为,中国市场上再无系统性机会,只有结构性机会。“这就好比打鱼,以前有一大片湖泊,只要断定水大水小,坐上船带着网就可以出发了。而现在是结构性机会,大面积湖水已经干枯了,只留下几个水坑,你必须穿着雨靴,到这几个水坑中断定一下有没有鱼。”所以,“如果这时候还用出海捕鱼的方法去打鱼,确定不行!投资思路和方法都必须变!”
弃旧追新:投资也在舍得之间
要寻找到水坑,就必须知道哪些处所才是可能的低洼。从政策来看,政府现在开端逐步有所取舍,“舍弃片面寻求GDP的增加,开端寻求生活质量”,“舍弃过火依附外需,开端器重内需”、“舍弃过火压榨大众,开端考虑民生”……
舍弃就是一种政府放权的过程。具体到投资逻辑上,投资者需要知道哪些行业是国家可能放权的,哪些是不可能放权的。他认为,可以从“甩累赘”的角度来看,那些对国家来说是累赘的行业可能会放权,比如教导、医疗等。
“我国要逐步放弃'全面补贴工业化’的道路。以前我们用便宜的水、电、煤、气、原材料,以及低的人工成本、低的资金成本来促成大批出口,相当于用我们国内低的生产要素来补贴国外。现在我们要放弃这种思路,本周出台的出口退税政策可以明显看出这点。所以,在投资中要舍去那些传统的行业,比如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等,尤其是舍弃这些行业中没有兼并重组、没有产业升级的公司。”
“舍”去可以“得”到什么?过去30年的经济增加可以归结为两句话:经济高速增加和分配极度不公。现在要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首当其冲就是解决城乡差距。“这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城镇化,就是让农民进城,这个过程必定导致一些必须花费的增加——比如水务、医疗、教导、文化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未来蕴含着机会;二是进步农民的收入程度。所以,我认为农业股是未来的一个战略性机会。”
城镇的贫富差距怎么解决?进步工人的工资!这里面又有什么投资机会呢?魏凤春认为一个思路是工人的工资进步以后会带动花费的增加;另一个思路是工人工资、成本上升,老板就会考虑用机器代替人工,从而带动机械类、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我前两天去了京城第一家机器人(300024,股吧)餐厅吃饭,菜都是机器人炒出来的,所以当厨师请求涨工资时,就会有更多的老板采用这种机械化的生产,机械与盘算机等行业联合起来,就实现了产业升级,也就产生了投资机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