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 日前本网报道了湖南四家民企联手举报三一重工(26.31,-0.37,-1.39%)旗下公司违规施工一文。其中提到,娄底中起混凝土有限公司(下称“中起混凝土”)违规开工建设混凝土项目遭当地4家民企联合举报。
表面上看,中起混凝土是三一重工企业的下属公司。因为这家公司的土地是三一重工(600031)下属公司娄底市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向娄底市经济开发区申请的。
6月18日,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的申请中称,“为了配合三一重工搅拌设备市场开发需要,满足三一重工基建项目的娄底砼供应需求,公司决定租用娄底市银华冶金公司21亩土地,作为公司调试试验基地。公司拟投资2000万元。”
同时,中起混凝土法人代表邱志波被称为是三一重工的人员。8月5日,娄底市中兴液压件公司在给市政府一份报告中称,“公司决定在娄底市建设一个年产60万立方米砼搅拌试验基地”……“该公司注册名为中起混凝土,法人代办为我公司基建总部副总经理邱志波先生,前期拟投资2000万元。”
就连娄底市经贸委主任也向记者介绍道,“中起混凝土有限公司是三一重工的下属公司。”
然而,当记者在娄底市工商注册登记信息中却发现,中起混凝土有限公司的企业性质居然是“私营”,企业的股东是两个自然人——邱志波、梁晶晶。前者出资285万元、后者出资115万元。
随后,记者致电三一重工公司基建总部问及邱志波此人,但一位员工表示,“这里并无叫邱志波的人。”而三一重工的总机查询中,也根本查不到“邱志波”的名字。
邱志波为何能打着三一重工的旗号,使当地政府官员误认为是三一重工下属公司,甚至驱使三一重工子公司为其申请土地呢?
华威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其伟曾在三一重工任职。他表示,“邱志波、梁晶晶都是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的亲戚。一个是侄女婿,一个是侄女。”而这种说法,记者在娄底市建设局建筑业管理处一位官员的口中得到了印证。
表面上是三一重工下属企业的中起混凝土,在股权上与三一重工毫无关联,但实际上二者却有着极为特殊的关系。
娄底市华威混凝土混凝土有限公司、钢城混凝土有限公司、金刚混凝土有限公司、九华混凝土有限公司均表示,邱志波、梁晶晶与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有着特殊关系,所以才能在没有规划、环评的情况下强行开工被举报后仍顶风建设。
8月27日,中起混凝土还向娄底市申请,“因三一集团总部在娄底进行扩产投资的计划需尽快启动,中起混凝土必须在2010年10月18日前投产”……“请求市政府领导批准我司先启动工地建设,并协调我司在本年度9月5日前确保完成相关手续的办理。”
但上述4家混凝土企业却认为,三一重工的项目建在涟源地区,而中起的配套混凝土项目设在开发区,相隔近40公里。市政府有关部门早就建议其建在涟源,我们也并不反对。中起混凝土公司真实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争夺市区内的市场份额。
据建设部门调研了解,娄底中心城区在建项目年混凝土需求量在130万方左右,2009年城区6家企业销售仅107.5万立方米。企业的实际产能大部分没有发挥出来,产能已严重过剩。
事实上,娄底市经信局在2010年8月25日下发的2010第27号文件《关于在娄底城市规划区内不宜再新建混凝土搅拌站的意见》表示,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请求建设的“中起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6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试验基地”不宜在市经开区内规划选址,而应根据项目需要在涟源选址建设。
根据三一重工的官方网站,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三一重工(600031)下属子公司。而中起混凝土的建设是“为了配合三一重工搅拌设备市场开发需要,满足三一重工基建项目的娄底混凝土供应需求,作为中兴液压件公司调试试验基地”。
4家民企质疑道,中起混凝土法人代表真与三一重工董事长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很难从体制上避免这家公众公司将利益输送给私人。
混凝土易凝固的特性决定了销售半径只能在市区。娄底四家企业的董事长表示,2010年上半年,娄底市6家企业亏损超过700万元。如今不仅他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政府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娄底市建设局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混凝土搅拌站的设立是采用备案制,不需要政府部门审批。但几年前,政府把这一权利收回,任何新建混凝土搅拌站都需要审批。
按照规定,混凝土搅拌站首先应在当地发改委以备案的形式立项,再到规划局办理规划手续,然后通过环评和建设局的施工资质审查即可开工建设。
据知情人透露,此前曾有部分混凝土企业希望在娄底投建混凝土搅拌站,政府有关部门均以上述文件驳回了申请。
但在《关于在娄底城市规划区内不宜再新建混凝土搅拌站的意见》的文件上记者看到,娄底市副市长的批示称,“请经信委组织对现有搅拌站的经营行为是否有形成垄断现象、抬高价格,有用户反应娄底的价格偏高,产品质量不达标、短斤少两等情况进一步进行调查核实,再研究决定是否再建的问题。”
但4家混凝土企业却表示,目前娄底市混凝土共有6家企业,已经产能大大过剩,如何能说成是垄断经营。而质量不达标、短斤少两可能恰恰是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结果。
一方面,娄底市政府对于搅拌站是否上马犹豫不决;另一方面,中起混凝土投建的搅拌站在违规的情况下仍然强行开工。
举报中起混凝土的四家企业担心,一旦违规项目建成,当地政府很可能会做出有利于中起混凝土的决定。届时,娄底市混凝土行业将迎来极为惨烈的竞争。
2010年以来,各企业恶性竞争,产品低于成本销售,各公司被迫垫资额度越来越高,部分施工单位却利用产能过剩而不断压价,企业都面临着亏损破产的危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