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国际卡组织Visa向其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请求从8月1日起,凡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记的,都不得走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银联相干负责人的回应则措辞严格、态度直接: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作出限制。
从2002年到2010年,短短数年间,Visa和银联快速完成了从密切师生到合作伙伴再到竞争对手的角色转变,角色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推荐浏览
- 航空公司潜规矩 一条航线上千万富士康被曝迁移 暂难引发内迁潮诺奖得主:经济正初陷第三次萧条香港诱惑大 投资移民至少670万老外抗议G20 暴力搞笑并存(组图)[微博]张国庆:G20注定悲情结局
- 徐翔涉嫌操纵股价被抓真相 徐翔简介及徐翔家世背景全曝光
- 去年中行济宁分行业绩考核居全省第二
- 济宁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12元 高于全省平均
- 济宁保险业2011年保费收入77.55亿 全省第五
- 1-10月济宁地方财政收入总量超去年全年13.53亿元
- 兖矿集团领衔济宁6家企业入围全国煤炭百强
- 济宁市市社会福利中心入选全国百优公益金项目
- 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出台 举报最高奖五万
曾经的“师生”
2004年之前,在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面前,Visa更像是一位降尊纡贵、循循善诱的老师。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信用卡市场几乎一片空白,国内银行还处在按照各自的标准发行银行卡的“诸侯割据”时代。而1970年成立于美国的Visa,已是全球信用卡产业的“教父”:1995年参与制定全行业的技巧标准,1997年全球Visa卡年交易金额达1万亿美元;2000年Visa卡发行量达到10亿张。
当然,Visa并不是发卡机构,而是一家全球支付技巧公司,是连接持卡人、商户和金融机构的交易处理网络,其收入重要来自于金融机构客户支付的费用,以及基于交易额、交易笔数和所供给的其他服务收费,重要业务为信用卡业务。通常所谓的Visa卡,是指金融机构发行、与Visa有合作关系的银行卡,卡面上有Visa的标识。
1993年,Visa在北京设立办事处。面对国内处于“原始”状态的信用卡市场,Visa积极地帮着“拓荒”,包含帮助相干金融机构建立信用卡研究培训中心、培训银行卡系统员工等;并游说国内银行发行了一些Visa卡,尽管这些卡当时不仅无法跨国应用,甚至连在国内跨行、跨地区应用都不行,但Visa不着急:将来大陆的银行卡市场一旦开放,就可以帮助这些银行发国际卡。
然而,Visa还没有等来开放,先等来了银联。
2002年3月,经央行批准,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从此,国内银行的“诸侯割据”时代结束,银联成为各银行发卡必走的清算通道。Visa此时已在中国大陆耕耘了近10年,在清算标准、品牌推广等方面已形成自身特点。而银联则是“一穷二白”,“作为一个卡组织,其规矩、概念、过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懂行的人来教授。 ”
业内人士表现,又是Visa当仁不让,做起了老师,并且尽心努力,不厌其烦:先后为银接洽统供给了几十种不同的培训;一名高层业务骨干曾在银联现场领导长达两年;多名美国专家来中国领导网络建设;邀请银联的技巧人员到新加坡、香港等地参观、培训等等。
师生双方密切无间。 2002年6月,银联发布参加Visa成为其会员,这意味着银联的商户有资格接收持卡人应用Visa卡进行花费。银联相干人士表现,“参加Visa是银联加强和国际清算组织合作的第一步,银联入会后的第一个打算就是要买通国内中小商业银行和Visa之间的国际通道。 ”“要做中国的Visa”是银联在成立大会上的誓师宣言。
相干市场人士表现,银联入会Visa,重视的是Visa的背景:发卡量超过10亿张、特约商户和银行超过2200万、ATM机高达70万台以及在亚太地区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对银联而言,在国民币尚且无法自由兑换的前提下,选择和Visa合作不失为其通向海外市场发展的一条捷径。同时,Visa对于银联的投怀送抱也很高兴,因为Visa认为,银联的入会将使他们进入中国的步伐变得更快。 ”
银联毕业了
银联和Visa断定合作关系后,限制依然存在。Visa想进入大陆市场,但大陆没有开放境内清算系统;银联想走向海外,但没有全球商户资源可以供持卡人出境花费时应用。于是,印有银联和Visa双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成为一种默契:Visa借助双币卡实现对中国市场的渗透,银联借助Visa的品牌著名度和完善的标准系统来为自己走出去铺路。当然,在国内市场上与银联合作推出双标识双币种信用卡的不止Visa一家,还有另一国际卡组织万事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