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对央行加息已有预期,但在近期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后,加息时点选择仍在众多投资者意料之外,而加息幅度则未超出市场预期。
加息对A股的影响主要看大市强弱。股改以来,这是第10次加息。前9次加息,A股在加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全部上涨,主要原因是其中8次处2006年、2007年的牛市,最近一次是今年10月时隔两年多加息,A股微涨0.07%。在加息周期初中期,牛市的短线表现一般是上涨;而在熊市,即使遇上降息,A股的表现仍差,2008年降息周期中降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60%都下跌。
市场人士相信,通货膨胀、负利率是此次加息的主因,官方公布11月CPI高达5.1%后,市场对年内二度加息的预期就已升温。近段时间A股震荡,零售、农业等板块走势疲弱,医药、食品等板块则现破位迹象,大消费概念不振,资源类股票相对抗跌。年尾启动年内第二次加息,主要是应对来年的通胀压力,这也预示着通胀不会很快过去。此时加息,意味着政府判断经济二次探底的阴影已基本散去,实体经济已进入到常态运行周期了,加息对经济负面影响不大。分析师认为,作为今年行情的主线之一,消费类和资源类支撑的防通胀板块,明年仍有望反复活跃,部分品种在消化抛压和估值压力后,仍是中线的配置选择。
市场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是加息的另一政策指向所在。虽然加息影响了很多行业的成本,久调不下的房地产市场明显是重点关注对象。这次加息,对整个房地产链条来说进一步加大了压力,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的成本都上升。大多数房贷利率将前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最终节点,明年1月起购房者的5年以上房贷基准利率都上浮。太平洋证券认为,这是对房地产调控继续升级,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抑制房地产的投机需求。
银行股是受加息影响较大的板块,相比10月份的不对称加息,此次利率调整在存贷款方面相对平衡。分析师普遍认为此次加息对2011年净息差的影响略偏正面。东方证券认为,四大国有银行的利润对息差弹性最小,这次加息对存贷比高、资产报酬率偏低的中小银行利好较明显。但分析师提醒,利好银行业绩不直接意味着银行股能走好,高通胀环境下银行的业绩与估值会有更大的背离,原因是货币市场利率上升和存款活期化都将提升银行净息差,但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对包括银行股在内的股票估值产生压力。
货币工具密集使用,货币政策以收缩银根的方式加速回归常态,目前已经进入了一轮加息周期。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中国再次加息,中美利差扩大,市场对人民币资产概念、热钱概念的关注度可能会提升,同时,预期政府会出台平衡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后续政策值得关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