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一是本次加息后首个交易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涨势趋缓。据大行总行相关人士及货币交易员透露,上周五开始国库已有财政存款小额释放,预计随着这笔款项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的一般性存款,已偏紧多日的资金面或有望走向平衡。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央财政有可能会适度削减开支,财政存款的实际释放额或少于此前预测的1.2万亿元。而央行二度加息之后,央票利率提升导致发行数量增加的预期,也将相应增加市场的资金需求。同时,本周有多达10只新股申购,不仅超越上周8只的规模,同时今日还有大盘股海南橡胶申购,将很大程度上分流市场流动性。
中国货币网统计数据显示,昨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回购利率涨跌互现,隔夜利率4.4993%涨幅最大,约为22bp(基点);1个月利率涨幅尽管缩窄至5bp,但价格6.1823%依旧刷新了年内高位。此外,7天利率因上周四涨幅过大,近两日已连续回落合计66bp。货币交易员称,价格虽然仍在上涨,但与前几周相比,紧态已得到一定缓解,昨日基金、保险等机构筹资“打新”也带动了整体价格水平的上行。
而在公开市场基础货币到期量上,本周约为370亿元,略多于上周280亿元规模。但央行宣布本月26日二度加息之后,央票发行利率的上行窗口已被打开,随之而来发行数量的逐步提升也在预期之内。对此,债券交易员表示,一方面,虽然此前6周连续净投放超3000亿元,但准备金率3次提升已将其全面对冲;另一方面,2011年新的配置额度即将释放,出于对春节前后新债稀缺的补充,央票缓慢增量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从昨日利率上涨的期限来看,涨幅较大的仍集中在隔夜回购。据货币交易员透露,某国有大行昨日还在大量拆入隔夜资金。该交易员表示,由于银行是不允许进入交易所市场的,此时仅大量拆入隔夜头寸,很可能是对前期流动性过度支付的一个缓冲,可以认为是银行对未来资金面总体趋缓判断的一个信号。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期限利差来看,本次加息意在从资金供给角度,通过压缩1年及以上期限存、贷款利差,来弱化银行投放长期贷款的激励,缓解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期限错配风险。他同时还表示,明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将加大,预计2011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同比升幅可能达到5%-6%。
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潘向东认为,由于未来可接受的物价水平将提高,而且其上涨压力短期内也很难化解,因此为避免负利率过大造成资源错配,预计未来半年内,基准利率仍有75个基点左右的上调压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