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0年一季度,全国信用卡发卡总量超过1.5亿张,人均持卡0.11张。巨量信用卡为银行、花费者带来利益和便捷的同时,也为信用卡欺骗者供给了机会。山寨提款机的呈现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任,信用卡欺骗手段一波比一波花样翻新,作为花费者,需要控制更多的信息和方法来保护自己。
推荐浏览
- 高层密集调研 从紧政策或告段落专家:房租普涨不是房价惹的祸央视:中介炒房租1小时抬价800元华山上那些不怕逝世的高手(组图)美艳不可方物的世界女谍(组图)[微博]房租“中介诡计论”的本相
- 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出台 举报最高奖五万
- 刘铁男出席欧亚国家能源部长会议发布会并致辞
- 工信部再出手规范食品安全
- 康芝药业迷雾:尼美舒利安全性再调查
- 济宁市农机部门全力抓好“两节两会”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 工信行业“两化融合”迫在眉睫
- “超级网银”催动超级机会 信息安全类股先受益
- 深圳启动手机信用卡小额支付试点 消费需在千元内
骗术一
借刀杀人——盗取个人信息
杀伤力:★★★★★
爱好购物的张小姐,从今年5月以来,不断收到不同银行的催债电话,张小姐并未在这些银行申请信用卡,因此并未放在心上,直到最近,张小姐收到某律师事务所的催债账单,上面的信息和花费记录让张小姐吓出了一身冷汗,以张小姐身份证号申请的信用卡,透支近10万,其立即报警。经民警再三询问,张小姐想起,曾在某商场的门外,摆放的银行卡申请桌处,申请过信用卡,因当时办卡礼品是心仪已久的瑞士军刀,张小姐的身份证、信用卡都被对方留下了复印件。
专家点评:
艾瑞分析师胡媛媛指出,在身份证盗用方面,重要问题是银行端的证件审核监管问题,银行的信用卡部门,都有办卡数量的请求和压力,因此,客户对自己的身份信息也要器重起来。
盗取个人信息后,申请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信用卡欺骗中最常见的类型,从持卡人角度,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信用卡研究专家,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董事长汤雪梅认为,第一,要保护好个人信息,日常生活中不要将信用卡信息流露给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丧失;第二,身份证和信用卡应尽量离开存放,防止丧失后被不法分子利用作案。
骗术二
瞒天过海——滥用“离线交易”
杀伤力:★★★★★
陈先生是登山爱好者,在健身俱乐部里,某登山用品专营店向他推荐登山用品的优惠卡,陈先生感到对方产品的品德不错,就索性办了一张,当时在填写相干材料时,对方工作人员再三吩咐,要将信用卡正面的卡号和背面的三位数尾号都填好,对此,陈先生并未产生疑问,信用卡上的信息都是印上去的,应当都可以公开。几个月之后,陈先生还款时才发明,自己卡上的透支额度大大超过了自己所花的钱数,密码还在,信用卡却被盗用了。
推荐浏览
- 高层密集调研 从紧政策或告段落专家:房租普涨不是房价惹的祸央视:中介炒房租1小时抬价800元华山上那些不怕逝世的高手(组图)美艳不可方物的世界女谍(组图)[微博]房租“中介诡计论”的本相
专家点评:
持卡者千万不要认为印在信用卡上的信息即是可以公开的,特别是信用卡背面的三位数字验证码,它们具有的是密码性质的功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西南证券(600369,股吧)高级研究员付立春说明道,信用卡本身存在两种支付方法,过卡支付和离线支付,过卡支付通过输入密码来进行交易确认,离线支付则是通过卡号和背后的验证码来默认协议完成。
应对此类欺骗的方法,汤雪梅指出,首先,最好在发卡时将信用卡背面“后三码”背熟后立即将其抹去,因数字所在地位是没有磁性,抹掉后不影响信用卡应用。其次,开通信用卡短信通知功效,若别人盗刷了你的信用卡,银行会立即发短信到你手机上确认。
离线交易经常用于预订酒店、机票等,只需供给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和背后的三位数字即可花费。离线交易“花费免输密码”措施是“国际惯例”,国外信用卡刷卡花费时都可以免输密码,以签字认可为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