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 中国国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26日撰文指出,进一步推动汇率改革有助于加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机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改良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才能。
在这篇题为《汇率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章中,胡晓炼指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外汇占款较快增加的严格挑衅。胡晓炼说明说,在保持汇率程度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增加和外汇的不断流入直接导致国民银行以外汇占款的情势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但流动性程度过高的压力难以从基本上缓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受到影响。
推荐浏览
- 中国牛源广泛缺乏 肉牛危机乍现财政部:房产税改可考虑差别税率中国3000家族财富榜前100名榜单平深恋重大进展 碧桂园一蹶不振 邓小平生前对李连杰批示揭秘(图)[微博]吴晓求为何力挺中国造航母
- 进口棉花中截获境外蜘蛛 企业需督促发货方加强管理
- 济宁加强与山东省科学院合作 推动科技创新
- 扭转操作效用遭疑 美联储内部质疑声起
- 经济风险剧增 预警显现风险货币承压
- GMI:美联储推出扭曲操作 非美货币受压
-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金乡国税局加强发票日常管理
- 央行: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胡晓炼认为,从我国整体利益最大化出发,履行更加机动的汇率制度,对于实现保持物价程度的长期稳固、增进增加方法的转变意义重大。
胡晓炼指出,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来看,更加机动的汇率制度有助于克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例如,在通货膨胀压力高企的时候,本币适度升值一点,进口的东西就相对便宜一些。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需要大批进口初级商品,汇率调剂更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胡晓炼称。
胡晓炼称,机动的汇率制度有助于加强一国应对外部冲击的才能以及宏观经济的“韧性”,还有助于改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