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花10万元购置某款理财产品,仅支付的相干费用就高达2000元。
仔细看了一下产品阐明书才发明,买的理财产品要交数百元的管理费,几乎占到了预期收益的一半。近日,读者王女士向经济导报记者反应,她日前在工商银行购置的一款名为工银财富专属国民币的理财产品,由于只关注了产品收益,并没有注意到阐明书上标注的费用,成果购置以后才发明这款产品的费率远远高出以往购置产品的费用程度。
高额费用致收益减半
记者随后查阅该产品阐明书发明,王女士购置的产品费用确实不菲。根据阐明书上标注的预期收益率测算,该产品拟投资的资产组合预期年化收益率约4.86%,但扣除银行理财销售费、托管费等费用,产品到期后,客户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30%。从4.86%降到3.3%,有1.56%被充作了各项费用,确实占到了费后预期收益的一半。
然而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明,类似的事情并不仅仅在工商银行呈现,理财产品费率水涨船高已是业内的广泛现象。一统计机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部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总费用达到了1%至1.5%的程度,几乎与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用程度相当。
如一款国有银行票据投资型理财产品收取的总费用即达到1%-1.5%。这一费率程度对于一款扣费前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的理财产品已构成不小影响,扣费后客户实际可获得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只有3.0%-3.5%。另外,光大银行早前发售的阳光资产配置打算———激进组合产品,以及招商银行早前发行的金选双赢理财打算费率均达到了2%。也就是说,投资者花10万元购置该产品,仅支付的相干费用就高达2000元。
就像基金要收取基金认购赎回费、年管理费、年托管费一样,银行理财产品的费用也是银行销售管理理财产品的成本。招商银行理财分析师王军对此表现,银行理财产品确实有一部分费用,大多存在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中,包含销售服务费、理财资产托管及保管费、管理费等等。
其中,销售服务费是支付给销售机构的;理财资产托管及保管费是支付给托管机构的;而部分理财产品还将收取超过预期年投资收益率的收益,作为理财打算管理人的产品管理费。
由于银监会没有对理财产品的收费进行明文规定,各银行大多根据自身成本自主定价。而各个银行间的收费标准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而有些则超过3%,弹性较大。
多机构分享费用蛋糕
接收采访的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销,产品名目日益繁多,不少理财产品均聘请信托、基金、券商等作为投资顾问,这些都要给付必定的费用,而分羹者的增多自然会导致产品费用比往年有所增加。
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吴奉刚表现,通常理财产品投资有三种情况,一种是银行将募集来的理财资金直接投资银行间市场;二是银行将募集来的理财资金,全部或一部分委托信托打算进行投资;三是在通过信托打算进行投资的同时,聘请券商、基金等专业机构作为投资顾问。
据懂得,通常第一种情况银行自行进行投资,理财产品收费只涉及销售手续费、托管费,部分银行会收取必定的投资管理费;第二种情况将增加信托费支出;第三种情况则还需支付事迹报酬给投资顾问,部分银行参与分成。
后两类理财产品到期时,受托信托公司通常将变现后的信托财产扣除信托财产应当承担的信托费用后再交给银行。而第三类理财产品往往涉及一个母信托打算和多个子信托打算,无疑会提升理财产品信托费的支出。
吴奉刚表现,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制定的参与者增多,附加成本也会有所递增,投资者今后选择产品时不仅要关注收益、风险、期限等基础情况,还要关注这些产品产生的相干费用的高低。
王军则表现,目前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都有详细的阐明书,上面有产品的收益测算,市民购置前应当先看清上述阐明,避免糊涂投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