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涛在片中既无角色身份,也无对白,相当诡异。
信息时报讯(记者 王晓静) 将于7月2日上映的贾樟柯新作《海上传奇》(电视版 电影版)昨日在广州举办媒体试片,由于先前《24城记》被不少人责备为“巨型广告片”,因此不少媒体都对《海上传奇》有心理筹备。尽管如此,大家还是看“懵”了,完整不知道贾樟柯的新片想表达什么,御用演员赵涛的戏份更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有人认为是贾樟柯毫无理由地让她出镜,直批是“植入式赵涛”。昨日下午,贾樟柯和赵涛现身广州,赵涛坦承自己在最后一刻才明白“在干嘛”,贾樟柯则在裸露“只想寻找历史细节”的心声外,也表达了担心:“我都没想到有人愿意投资拍这样的纪录片,但是纪录片实在太难了。”
导演想干嘛?
“从私人角度展现故事”
片中呈现了革命者、军人、工人等老先辈,也有韩寒、侯孝贤、陈丹青等文艺工作者,他们都用访谈的情势讲述了自己的生命中最重要的瞬间和故事,出场人物共18人。每个人所讲的点都不同,从父辈到自己的生活趣事等等,每个采访片断都蛮有意思,但串起来看,不少观众都不知道主线是什么,而“贾氏意识流式”的镜头用来连接访谈碎片,更是让观众看得摸不着头脑。对于很多困惑的记者,贾樟柯表现,拍这个片子的兴趣点“在个人历史和时间回想里”,“这不是做结论、评判历史的电影,只是把他们找出来,从私人角度来展现每个人的故事。”
而片中为何呈现这么多受访的老导演们的电影片断(如《海上花》、《红柿子》等),贾樟柯说:“其实最初构思时只想用一段电影,就是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讲述上海的。《中国》是我唯一能看到的中国文革期间的生活状态的纪录片,能看到新与旧的关系很有趣,特别想用这一段。不过真正想用这么多电影,是因为采访了黄宝妹,她是上海的工人代表,”在采访黄宝妹时,贾樟柯发明她曾出演过谢晋的电影,很是震惊,“我就留心到这些人物,当时陈丹青看了采访名单,感到要多些文艺界的人,因为上海不仅是工业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发明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艺术高峰。”
赵涛想干嘛?
“我也不知道干嘛”
“贾女郎”赵涛呈现在“贾氏意识流式”串场镜头中,她没有一句对白,就如拍MV般的在外滩、工地之类的处所走走停停。看片后的观众都怀疑她毕竟想干嘛。赵涛昨天也坦言不知自己在干嘛,“当时导演打电话给我,我就说纪录片里不该有演员呈现吧?他就让我先来,去了之后他也说还没想好。我说那该怎么演,导演就说那你就走吧。作为一个演员,第一次遇到没有剧本、没有想象的工作。”赵涛说,“拍了半个多月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一直在盲目标走,从左边走到右边,又从右边走到左边。到拍了一个多月之后,我突然有了想象空间,感到我没有和任何人交换,任何人也看不到我,我可以是一个外来的,也可以是一缕风。”
而赵涛最有感到的一场戏,最后却没有呈现在电影里,“最后我碰到了一个老人家,看着他痛哭,其实他可以是我的亲人、恋人,但是却和我没关系,最后一刻才明白我找寻什么。”对于剪掉这一段,贾樟柯说,“最后一幕拍的质量非常好,演得也非常好,但是和我自己的构思冲突了,我感到剪掉它也不会影响大家的懂得,所以就没浮现。”
贾樟柯想为广州拍纪录片
质疑归质疑,贾樟柯还是强调了纪录片的不容易,由于去了台北、香港、上海三个城市取景,贾樟柯认为像拍了三个电影,“去台湾有点偷拍的意思,2009年内地摄制组去台湾还不是很放开,我完整是通过很私人的措施来实现的。而且在上海,以前的外滩拍摄是不能随便开放的,但是这次真的有很大空间。我实在没想到,会有人愿意来投资这样的一部片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