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你近年拍摄的作品从题材、类型到作风都被冠以“转型”的说法,现在为什么又回到最初的都市爱情题材?
张杨:都市爱情电影才是我自己特别偏爱的,也是我最擅长的,“麻辣烫”其实只是个开端,之后我有很多关于城市题材的拍摄打算。但是像《昨天》《向日葵》这两部作品,是我生命中必需要拍的电影。《无人驾驶》看似回归,其实这类题材在我的骨子里就从未远离。
新京报:不过三年前的《落叶归根》还是很特别,当时打出了张杨转型拍商业电影的旗帜,但是在票房上并不成功。
张杨:《落叶归根》属于走偏了的一次。我的其他电影跟我自身的关联性都非常强,只有《落叶归根》跟我的生活完整没有关系,是在写一个旁人的故事。不过我并不感到这是部商业电影,我的电影永远不会是纯商业的,只是有个商业的外包装,骨子里还是在探讨艺术的话题。
新京报:永远不会拍纯商业电影?
张杨:对。我不盼望去做这种转变,还是会保持我自己的,起码我最爱好的现代城市的题材,基础上也是我今后选择的方向。
新京报:一般来说擅长拍爱情片的导演往往生活中的爱情都是不幸的,悲观的,你的爱情态度是比较悲观的吗?
张杨:我对爱情不悲观,我对婚姻悲观。(所以你不结婚?)不结婚。我是一个爱好自由的人,我感到婚姻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由。不在于说婚姻本身到底怎么着,是说你这个人没有自由,对我来说二者取一,我就会取那个自由的。(是因为不想承担义务吧?)对,义务的前提就是你要失去自由的很多东西。尤其中国人又用很多道德来断定你所有的东西,让你不可能为所欲为。当你没有一个束缚的时候,你的状态、心态都是放松的、开放的,很自然,可以不断的渴望爱情。但是一旦你在婚姻的状态里就变成了一种跟道德有关系的事。
新京报:那霍盺(张杨多年合作的编剧)也认同吗?
张杨:我们就是特别好的亲人一样的朋友。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孙琳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