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指标单独看或许不能说明很多问题,但如果把同时期的多部电影做个比较,还是很容易判断出高低来的——这也是判断营销的效果的方法之一。尽管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肯定地说这些数据的变化是某一项营销活动直接导致的,因为与这些数据相关联的因素太多了。
不过,要知道,这还是2013年的情况,要说好莱坞和大数据的关系还处在磨合期呢。
《华尔街之狼》在facebook上有极高的互动率
热门案例示范
《美国骗局》除了延用2012年的得奖组合——导演大卫·O·拉塞尔,詹妮弗·劳伦斯和布莱德利·库珀,更增加了奥斯卡的宠儿克里斯蒂安·贝尔和艾米·亚当斯。
之前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是口碑票房双丰收,而这次的《美国骗局》看起来走的也是这个路线,在扩映的首周末就收获了1900万美元的票房。
Facebook和Twitter显示,该片拥有30万左右的粉丝,比同期所有影片都要多得多。微博数(Tweet)高达八万,与《霍比特人2》同等待遇,转发的尽是好评。
同时《美国骗局》还有超高的近二十万搜索量,所以就数据看来,该片估计要所向披靡了。
Facebook: A-
YouTube: B
Twitter: A
搜索量: A
综合预测: A
《华尔街之狼》则拥有另一对得奖黄金搭档——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和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这是两人自2010年的《禁闭岛》之后再次合作,当时的《禁闭岛》至今仍是斯科塞斯首周末票房最好的电影。
考虑到《华尔街之狼》圣诞节收获的九百万美元票房和首周末的1850万,若不是因为该片的争议太大搅的局,该片是很有潜力超越《美国骗局》的。
虽然《华尔街之狼》在Facebook主页上的粉丝数截止至上映日只有10万出头,比《美国骗局》要少,但它拥有60%的互动率,代表了其中6.5万粉丝在积极参与互动,比《美国骗局》的13%被讨论度代表的3.5万积极粉丝要多。
《华尔街之狼》早期发布的第一只预告片尤其成功,短时间内在YouTube上得到了很高的点击量。截至日前,它将近1700万的播放次数遥遥领先同期的其他影片。
Twitter上的反响也不错,有大约9万条微博在讨论《华尔街之狼》,其中42%是转发。
Facebook: B+
YouTube: A
Twitter: A
搜索量: A-
综合预测: A
《大梦想家》的观影人群是中老年观众
《大梦想家》的类型本身有些模糊,这部关于沃特·迪斯尼和他与P·L·特拉弗斯的艰难合作的传记片是不能依赖传统的迪士尼模式的。
在这部电影二十多万的Facebook粉丝中,年龄区间在35至44岁的中年人占了绝大多数。 考虑到影片的题材和主演是汤姆·汉克斯和艾玛·汤普森这样的前辈演技派,这样的粉丝构成也不足为奇。圣诞档针对成熟观众的影片并不少。《大梦想家》在社交平台上的表现算中规中矩,在其上映的那个星期大约有3万条微博在讨论它。
Facebook上的粉丝互动度还比较高,这可能得益于主页君的频繁更新,发布了很多能引起粉丝兴趣的内容,比如采访视频,剧照和与家具商店合作的优惠活动——主要还是要调动中老年观众的积极性。
不过, 12万左右的搜索量对于一部主打成熟观众市场的电影来说算比较少的,因为这是一群习惯先搜索一下再做决定的观众,这就表示粉丝的兴趣与其他社交平台上的讨论热度不太相符。
综合来说,《大梦想家》很可能在票房上要比《美国骗局》和《华尔街之狼》落后一段距离。
Facebook: B+
YouTube: C-
Twitter: B
搜索量: B+
综合预测: B
《47浪人》收关注度极高,无奈电影太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