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李晨
独家对话李晨
腾讯娱乐讯 7月15日, 从《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逝世线》,到今天的《唐山大地震》中方达,李晨的演出再次让观众眼前一亮,可以说因为这部戏完整可以奠定他在影坛的地位。追随《唐山大地震》剧组为电影各地奔走宣传的李晨,在上海接收腾讯娱乐的独家采访,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影坛“新人”在《唐山大地震》中收获到几宗“最”吧。
最有压力的一次演出
李晨在《唐山大地震》中扮演女主角方登的弟弟方达,在地震里遇难的一家人的遗孤,和张静初饰演一对龙凤胎的姐弟。这一次李晨的演技得到了冯小刚、徐帆等演艺界先辈的确定和赞美,导演冯小刚非常认可李晨的演出,“他自然真实的演技还原了人物生活中的常态,这种源于生活,源于现实的表演是《唐山》能让观众倍感亲切,倍感真实的重要原因。”对于导演的确定,李晨坦言:“《唐山大地震》可以说是自己演艺事业上的里程碑,也是自己压力最大的一次演出。 ”
李晨表现说:“自己出生在78年,对于唐山大地震大多是听别人口述的故事,书本上的材料,而真正去体验这种灾害完整是借鉴了08年汶川的哪一场大灾害,这一次全国国民和电视台都在关注这件事,有很多镜头和记录对我有深深的触动,也激发了我对这次人物懂得。”
加上在电影里是首次出演残疾人,李晨还特地去和残疾朋友聊天和体验生活,在与他们聊天和相处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对生活乐观、积极面对,不怕遇到任何的艰苦。他们的态度沾染了我,作为第一位残疾人朋友,和角色很类似也是在童年6岁左右失去了一只手臂,“从他口中才知道那时年纪太小其实并不知道失去手臂的苦楚,也没感到与常人有何不同,在慢慢长大过程中才意识到,唯一就是同龄人用别样的眼光看自己,正因为这样他才有动力要做到最好,用事实证明自己可以。”可能正是因为李晨对角色如此认真的筹备,才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戏里的方达,戏外的李晨。
最想感谢导演冯小刚
说这一次的演出,李晨特别要感谢导演冯小刚,特别佩服冯导对全部剧组掌控,以及似情况合理调动和处理演员的情感,这与以往合作过的导演很不一样。虽然已经是第三次合作,但是李晨坦言其实在《集结号》中只有短短的一场戏而已,彼此认识和懂得并不多,之后的公益短片就更加不用说了,而这一次在《唐山大地震》拍摄过程中,李晨与冯导相处了大半年时间,彼此之间有了很多默契和共鸣,也让李晨从导演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李晨还记得一场在汉旺镇救灾的戏,三、四个小时就为了一场戏,冯导不断的修剪和调剂,让演员施展出最幻想的状态来,从他身上你会清楚的认识到演员应当做什么,怎样做会更好,对我来说冯导这次让我受益匪浅。
最生活化才干最真实
在这次演出中李晨最惊喜的一点就是,他的演出让观众看到的是真实的角色而非演出来的。他表演细腻而极富张力,却又不矫揉造作,最终能真正融入到故事里面去,是真正扮演一个角色,而非去扮演一个明星。对于如此令人惊喜的演出,李晨坦言这些功劳应当属于冯导,“导演盼望演员不要用演技去演,而是用生活的体验来做,一个富有生活化的、有亲和力的角色才干更加打动观众。”抓住生活中的状态,才干更好的诠释这次的角色,冯导强调过:“不用去想如何让自己更贴近角色,重回生活中的自己用简略一面展现给观众,让观众看到的是角色而不是演角色。”这也是我对冯导最佩服的一点,最真实的东西才干真正打动观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