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到底多少,一直是谜团。媒体猜测是5000亿美元,标准普尔曾经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总额达到3400亿美元。要害在于面对美国如此处理“两房”,中国怎样办?虽然美方多次承诺,持续加强对“政府支撑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具有足够资本和才能履行其财务义务。但是,这种泛泛而谈毕竟是靠不住的。面对宏大的“两房”债券风险,中国一方面要敦促美方不使得“两房”走向破产清算地步,另一方面通过与美方谈判、沟通等使得其拿出可靠、具有法律效率的保证。再者,具体投资美国“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应当迅速采用有效保全措施。
在美“两房”债券问题上,中国应当汲取的教训确实不少。次贷危机刚暴发时,国内金融机构纷纷撇清干系,说没有购置“两房”债券,在媒体穷追不舍下,一些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不得已承认确实持有其债券,但嘴硬说没有风险。一些专家也说由美国政府间接担保不会有任何风险。甚至个别专家还鼓动中国金融机构抄底“两房”债券。看来中国金融机构对于海外投资风险基本就没有认清甚至只是懂得个皮毛,看来过火迷信于超级大国一纸空文、一句空话保证的专家过多过滥,看来中国一些专家、金融机构掌舵人还是习惯于打算经济思维而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投资风险认识仍然不足。
如果说5000亿美元或者说3400亿美元买个教训、付了学费的话,那么这个学费和教训实在代价太大、太惨痛。中国还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需要有效投资和经营,中投公司还要走出海外开展投资,盼望必定要汲取“两房”债券投资的惨痛教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