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2010年7月2日-5日,在海南博鳌索菲特大酒店隆重揭幕,会议主题为——地产考验中国:以制度创新求解效率与公平。聂梅生、任志强、刘晓光、陈淮等政策制定参与者、业界大腕与经济学家将组成最强演讲阵容联袂出席,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中国地产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为迷雾中的中国房地产业号脉、开方。
主题演讲: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出色专题: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0届年会
【贾康】:大家好,我抓紧时间简要的谈谈自己的见解。会议的主办方提到几个主题词,涉及到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提到一个基础的断定。现在并没有进入后危机时代,现在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是宏大的不断定性,我们要审慎的处理量难的问题。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在全球化和WTO框架下运行,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必需要密切的关注其他经济体特别是欧洲区和美国、日本贸易伙伴的动态。现在注意到在决策层和管理部门关注的提法,调控中心有一系列的作用,作用的组合是不可避免的,任何的政策有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作用,因此要注意政策的机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叠加形成以及不愿意看到的负面影响,当前总体的宏观政策框架不变这是基调,显然需要一系列的优化微调,在比较早的时候,两大政策的排列是有所变更的,中国事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转变了之前的调剂次序。
在一系列的优化过程中,前面观察的是单项的适度收敛,但是要面对现在一系列的两难问题,不可能消除双向调剂,在已经启动的扩大性财政问题上,将4万亿元完整的安排出去了,在今年年度表现扩大力度的指标中从上年的9500亿元到今年的1万500亿元,相当于GDP的2.8%左右,跟上一年的赤字率是持平,可以说是积极又稳妥的考虑,因此要考虑结构性的问题,前一阶段中国对新疆的发展做了战略和政策性的考虑,率先在新疆启动资源税的改革,是有深远意义的,虽然现在是点上和区域的情况,但是先行先试不会长久鼓励在该区域,从逻辑上讲,需要在加快发展方法转变的过程中,将必须应用的资源税的经济杠杆抓住时间扩大到更大的区域,将目前笼罩的石油、天然气的门类扩大到煤炭和更多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中,对于优化结构,争取实现节能降耗低碳和绿色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财政在结构上还会努力的施展自己应有的作用。这是我对宏观基础的见解,和宏观预期相干通胀和流动性方面的问题,张健华局长已经做了相当权威性的阐明,作为研究者简略谈自己个人的感受。
我的见解是,我们仍然处于管理通胀预期政策时间段上,但通胀的预期,并不等于现实通胀压力,通胀接洽流动性的概念,我个人观察,所谓流动性断定并不简略只看货币供给量的指标,M1、M2、M0等等,要害是看大势,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从外部压力下从比较高的运行态势跌落到2009年一季度6.1的低位,那时候并没有大批的货币回笼,流动性说的很长的时间,过剩压力突然就不见了,一下子变成的通缩压力,重要是货币的流动速度没有,货币并没有回笼,企业预期不好,不敢投资,花费者不敢撒手花费,可能在迅速下降的变更内在逻辑或者是规律,是值得进一步认识的,是值得联合中国的宏观调控在政策方面进一步作出一些预防,例如说在政策方面当然要把通胀压缩意义远离之后,下一轮怎样应对通胀放在重要的地位,同时要预测防止过火束缚和对可能呈现的负面冲击雪上加霜相干的考验,在不断定性的环境下,应对最艰苦局面必要的弹性。
我个人解读货币政策按照单向适度收敛之后,现在更需要全面的审视,对于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的观察,广泛反应是银根偏紧甚至相当紧,前面几天在研究当中也提到,金融方面专家反应大的银行,主力性的金融机构又有趋紧的反应,这种趋紧符合宏观调控和结构优化发展过程的反应,还是预测着我们需要做一些弹性处理,这是一个感到,所以宏观政策不变,我们重要的注意力要放在一系列两难问题视角之下,可能在现在的阶段上更多一些政策的把握分寸和弹性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