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房地产企业销售事迹同比依然增加三成,但大多数企业未完成年初颁布销售目标的一半。专家认为,如果不是房企前期调剂战略发力二、三线城市,宏观调控政策对一线城市的泡沫挤出效应将让这张“中考”成绩单。
相干公司股票走势
二、三线城市支撑事迹增加
报告显示,上半年销售排名前20位的房地产企业,虽然销售额相比2009年下半年有所降落,但相比2009年上半年,仍然实现了30%左右的增加,个别企业销售额甚至翻番,房企整体事迹并没有像市场前期预计那样因楼市调控政策大幅下滑。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十条举动,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新国十条”。“新国十条”及一些处所细则出台后,一线城市成交量受到较大影响,上海、北京等城市月成交量甚至一度萎缩了70%-80%;而前期价格上涨比较平缓的二、三线城市的成交情况则相对稳固,因此上半年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事迹对企业的贡献比重明显提升。
,二、三线城市的销售占比加大,规避了很多风险,这也是房企上半年持续保持增加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北京、上海等10个受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城市成交量只占总成交量的20%左右,因此尽管近两个月来这些城市成交量急剧萎缩,但并未对上半年的整体事迹造成较大影响。
房企资金压力大但尚未“贫血”
报告显示,经营重点在二、三线城市的企业“中考”成绩优良,如万科、恒大、碧桂园、绿地等,个别企业同比销售金额增加一倍以上。万科一季度销售额为145亿元,二季度销售额为210亿元;恒大地产一季度销售额为85亿元,二季度销售额为126亿元;保利、绿地、绿城等二季度销售额也都超过100亿元,比一季度大幅增加。
但对照各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初颁布的销售目标,这前20名房地产企业上半年大多未完成全年目标的一半。
龙胜平认为,如果按照市场成交量萎靡的态势下去,即便是20强房企,要完成今年的事迹压力也比较大。
销售事迹增加并没有减缓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大型房地产企业事迹增加稳固,但要保持增加必定对资金的需求也较大;小型房地产企业在资本市场、银行贷款、预售及建筑企业垫资等渠道融资更为艰苦,资金压力将会更大。但整体来说,开发商尚未到“贫血”的地步。
三季度或持续“挤泡沫”
陈啸天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仍不乐观,市场环境存在不断定性,不消除有持续下行的可能,至少在三季度市场仍以“挤泡沫”为主。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除去经适房及限价房,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共成交4.1457万套,较去年同期下跌43.9%。6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多家开发商的新盘呈现“零成交”情况,部分楼盘开端降价,土地市场降温迹象明显。
陈啸天认为,开发商近两个月来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研判比以往更谨慎,也更抵触。一些开发商较为悲观,率先大幅降价抢占先机;一些开发商仍在硬撑不降价,认为政策的拐点可能很快就会到来;还有一些开发商迟疑不决,在张望调控政策能持续多久。“如果调控政策就此松动,房地产市场很有可能再次呈现报复性反弹,这是决策部门所不愿看到的。但包含前期呼声很高的要试点房产税和物业税,现在突然没有下文了,给市场传递的信号确实有些错乱。”
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房地产企业降价促销的压力将在下半年逐步浮现,部离开发商有可能在第三季度发布调低全年销售目标。未来房价跌幅将达到15%-20%,成交量下滑二至三成。
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1日发布报告称,由于短线投资客的大批抛盘和主动让价,使得上海大部分区域房价降落。从当前的市场气氛来看,买卖双方张望情感愈发浓重,且价格走势差距拉大,下行通道已经确立。
相关阅读